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山城裡的「阿比百」

「媱細妹,阿比百唷!」隔了多久,才又聽到外婆如此呼喊,彷彿那些年頭的記憶再度鮮活了起來……

   「阿比百,阿比百」,聽到熟悉的用語,就有濃濃的山城味,想起家鄉的點滴回憶,不知「阿比百」的身影,如今安在?

  還記得,小時候的東勢街頭,總有一位被大家稱為「阿比百」的女性,看起來瘋瘋癲癲的「阿比百」,其實原名叫劉月蘭,又名阿蘭,是東勢有名的傳奇人物。「阿比百」平常無事喜愛在街頭閒晃,見人就開罵,甚至追逐,於是被大家取了個名字叫「阿比百」。只要一聽到有人喊她「阿-比-百」,就使她更加抓狂,這麼你一來我一往,形成了有趣的情景。阿比百的名聲從大街到小巷,從街頭到巷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為山城人們平時娛樂的話題,甚至連北部的民眾都慕名搭車而來,只為看阿比百一眼。

  阿比百對東勢鎮民而言,不僅是鮮活的記憶,更讓鎮民又愛又怕。每當耳邊響起似曾相似的咒罵聲,除了瘋癲的趣事,還多了點溫馨感。雖然阿比百的罵語裡有時總讓人聽不懂她究竟在說些什麼,但濃厚的客家味,想必被阿比百罵過的人一輩子也印象深刻,早期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沒被阿比百罵過的孩子,養不大唷!」

  原本只屬於「阿比百」的專屬稱號,也從阿比百本身逐漸進入生活中。現在,一提到「阿比百」,大家隨即反應不是想到「阿比百」這個人,而是「形容瘋瘋癲癲,調侃女性行為舉止」的用語,例如說某人「阿比百个樣!」。原先帶點負面意涵的詞彙,也在時代演變下多了調侃意味,甚至轉變成創新的文化,成為東勢地方共同記憶的展現。像是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的廣場,被命名為「阿比百廣場」,鎮民成立了「阿比百樂團」,以及街頭隨處可見的「阿蘭檳榔攤」。彷彿那些年頭的街頭情景,已無形間轉化成另一種文化現象,融入進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那麼,「阿比百」究竟有什麼意涵呢?其實,關於「阿比百」,還有一段有趣的俗諺,內容是這麼說的:「阿比百,阿比百,行路腳跛跛,踏到臭吉百」。「吉百」代表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說,「百」這個用語,原先在客家話裡是含有生殖器的意味,多作為罵人的話語,較為負面。「阿比百」的產生,或許與客語對性別調侃有些許關係,進而轉為人物的代稱,如今則又成為新的用語。語言的轉換如此有趣,就像「阿比百」本身即存在語言的轉化與再生,展現地方人群互動的特色。

  每當聽見關於「阿比百」的聲音,就知道山城近了。雖然當年空隆隆的火車已走入歷史,「阿比百」的身影也進入另一世界,但關於「阿比百」的故事與記憶,就像一段可愛又有趣的詩篇,傳誦在大街小巷,留在人們的心中。

也許,有些事物總會過去,但一段故事總會記錄下時代走過的痕跡。


「阿比百,腳跛跛」,如果有一天,你聽見了這個聲音,別懷疑,你已進入台中山城的歷史隧道。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捱教先生打山豬

 「先生教捱人之初,捱教先生打山豬,山豬飆過__ __河,跌著先生背駝駝」。這首耳熟能詳的客家童謠,傳遍客家地區,至今許多人仍能朗朗上口。還記得,第一次聽到此童謠是在幼稚園,配合著響板的敲打聲,好似有節奏的大聲朗誦。對於童謠內容,覺得既新奇又有趣,特別是對於住在山中的我們,山豬與河壩就是生活的印象。雖然山豬如今只存在外婆的記憶中,但活靈活現地描述彷彿讓山豬又「活」了過來!

  說起山豬,想起每當回外婆家時經過的「伯公廟」,「伯公」上背稱為「山豬湖」,外婆家就位於其中。對於「山豬湖」的名稱,總是充滿好奇,疑惑地問外婆:「為麼喊做山豬湖?」外婆則說這是與早先時常出沒的山豬有相當關係。「以前都是庄裡的人跑進來打,還有原住民也很會打山豬,我們小孩哪會打山豬,不要被山豬追著跑就好。」聽來不禁莞爾一笑,原來這首童謠不僅在中國梅州、潮州等地傳誦,如今到了台灣,進一步發生與原住民的競爭關係,本來客家人在原鄉打山豬,現在遇到更會打獵的原住民,換成被追著跑的對象。

  這段小故事其實還隱藏另一層意涵,即是客家童謠的演變。所謂「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說到客家與山林的關聯,環境的因素使得山豬與客家的親密性就這麼產生。然而,隨著人們的遷徙,恰巧到台灣的客家人也多居住在山區,因此這首童謠在生活中依然得以傳誦。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同樣一首童謠卻發展出相異的背景,甚至增添用語,突顯地方性色彩。像是在東勢,大家傳誦的內容就變成「先生教捱人之初,捱教先生打山豬,山豬飆過大甲河,跌著先生背駝駝」,加入大甲溪對地方的印象,讓童謠更加貼近生活。也由於台灣山區多居住原住民,或許這裡所說的「我」某些時候不只指稱客家,原住民甚至成為主體,而老師則為漢人的代表,多了「主客」互動的想像意味。

  童謠如此富有變化,在其他童謠裏頭也能發現語言的趣味與多樣性,以及童謠背後與生活的關聯。一首客家與山豬的童謠,從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見客家對於耕讀文化的想像。所謂「先生」,原先是教授者,今日卻成為小朋友心中的調侃對象,彷彿小孩也不完全只是課堂上的被動者,藉由自身擅長的事情紓解讀書帶來的枯燥,如此角色翻轉無形中增添不少生活樂趣。「山」、「河」、「山豬」、「先生」、「人之初」的印象,這些都說明客家童謠源自日常,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童謠本身不僅能帶來朗誦的趣味,背後的意義與故事發展更值得我們好好玩味。

  下次有機會到客家地區,欣賞美景的同時,不妨自行加入當地地名,創作一首屬於各地「先生教捱人之初,捱教先生打山豬,山豬跳過__ __河,跌著先生背駝駝」的童謠!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