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媱細妹,阿比百唷!」隔了多久,才又聽到外婆如此呼喊,彷彿那些年頭的記憶再度鮮活了起來……
「阿比百,阿比百」,聽到熟悉的用語,就有濃濃的山城味,想起家鄉的點滴回憶,不知「阿比百」的身影,如今安在?
還記得,小時候的東勢街頭,總有一位被大家稱為「阿比百」的女性,看起來瘋瘋癲癲的「阿比百」,其實原名叫劉月蘭,又名阿蘭,是東勢有名的傳奇人物。「阿比百」平常無事喜愛在街頭閒晃,見人就開罵,甚至追逐,於是被大家取了個名字叫「阿比百」。只要一聽到有人喊她「阿-比-百」,就使她更加抓狂,這麼你一來我一往,形成了有趣的情景。阿比百的名聲從大街到小巷,從街頭到巷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為山城人們平時娛樂的話題,甚至連北部的民眾都慕名搭車而來,只為看阿比百一眼。
阿比百對東勢鎮民而言,不僅是鮮活的記憶,更讓鎮民又愛又怕。每當耳邊響起似曾相似的咒罵聲,除了瘋癲的趣事,還多了點溫馨感。雖然阿比百的罵語裡有時總讓人聽不懂她究竟在說些什麼,但濃厚的客家味,想必被阿比百罵過的人一輩子也印象深刻,早期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沒被阿比百罵過的孩子,養不大唷!」
原本只屬於「阿比百」的專屬稱號,也從阿比百本身逐漸進入生活中。現在,一提到「阿比百」,大家隨即反應不是想到「阿比百」這個人,而是「形容瘋瘋癲癲,調侃女性行為舉止」的用語,例如說某人「阿比百个樣!」。原先帶點負面意涵的詞彙,也在時代演變下多了調侃意味,甚至轉變成創新的文化,成為東勢地方共同記憶的展現。像是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的廣場,被命名為「阿比百廣場」,鎮民成立了「阿比百樂團」,以及街頭隨處可見的「阿蘭檳榔攤」。彷彿那些年頭的街頭情景,已無形間轉化成另一種文化現象,融入進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那麼,「阿比百」究竟有什麼意涵呢?其實,關於「阿比百」,還有一段有趣的俗諺,內容是這麼說的:「阿比百,阿比百,行路腳跛跛,踏到臭吉百」。「吉百」代表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說,「百」這個用語,原先在客家話裡是含有生殖器的意味,多作為罵人的話語,較為負面。「阿比百」的產生,或許與客語對性別調侃有些許關係,進而轉為人物的代稱,如今則又成為新的用語。語言的轉換如此有趣,就像「阿比百」本身即存在語言的轉化與再生,展現地方人群互動的特色。
每當聽見關於「阿比百」的聲音,就知道山城近了。雖然當年空隆隆的火車已走入歷史,「阿比百」的身影也進入另一世界,但關於「阿比百」的故事與記憶,就像一段可愛又有趣的詩篇,傳誦在大街小巷,留在人們的心中。
也許,有些事物總會過去,但一段故事總會記錄下時代走過的痕跡。
「阿比百,腳跛跛」,如果有一天,你聽見了這個聲音,別懷疑,你已進入台中山城的歷史隧道。
我的阿公家在東勢的石城國小附近 小時候過年曾經聽過大人嚇小孩
回覆刪除說阿比百來了 如今年過50看到這篇內容 倍感親切 才意識到這是東勢特有的童年回憶
今年26 以前小時候聽過大人聊起,但住東勢這麼久從來沒看過這號人物,不知是多久以前的事,想說來google一下,然後就跑出這文章了.
回覆刪除不過每次回家到東勢總站下車,幾乎都會看到一名看起來就怪怪的阿姨坐在椅子上,偶爾還會自言自語,不知道她是在等誰
東勢傳奇人物(阿比白)
回覆刪除60-75年間
比當時的多任東勢鎮鎮長
更有聲望名氣的地方名人
阿比白這號人物我很熟
我跟她當街交手過
她每天都會在東勢豐勢路熱鬧大街
早午個一趟
會在東勢公車車站內坐休息
看到婦人帶小孩還會去搶來抱
嚇壞外地來的婦人
有些當地小朋友國小國中生
看到她都會去挑釁她
她就會氣的滿街追人狂喊
不理她就沒事
但她會記仇誰欺負過她大都知道
我的記得中目前帶點模糊
在我5-6歲的時後大人都說
不乖就叫阿比白抓去
在路上看到阿比白
都嚇到瑟瑟發抖
那時不敢跟她擦肩而過
有一此從家裡興奮衝出
要到隔壁家去玩
結果當場好巧不巧的撞上她
她也嚇到亂狂罵
當下我真的嚇到嚎啕大哭
腿軟爬跪邊回家
當時怎麼回到家的
我也不知道
聽說是哭到睡著
睡醒後大人邊笑邊問我情況
被大人調侃很久目前還記憶遊心
有空再回家問當地長輩,再上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