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三山國王,誰的神?誰的歷史?

一、前言

  「三山國王」,常被用以作為客家人的守護神,在台灣亦成為觀察客家人遷徙的重要指標。許多文獻在討論地方信仰時,大多會認為「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就曾經有客家人居住」,也因此「廟宇往往被視為『族群識別』的標誌」(邱彥貴,1996)。然隨著時代的變遷,三山國王信仰不再專屬客家,在福佬村莊亦可發現不少三山國王廟,這些三山國王廟背後代表的意涵不僅只是「三山國王」的信眾跨越了族群的界線,更象徵著歷史演變下族群的互動過程。以此作為此篇所要探究的核心,將討論的對象轉向沙鹿地區的三山國王廟。

  「沙鹿」,在早期為平埔族的聚落,因而又被稱作「沙轆社」1,現今則以福佬人為主,但在熱鬧的市區中心卻存在一間歷史悠久的三山國王廟。若將三山國王視為以客家為主的神祇,說明此地早期有著多元的族群互動。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此間廟宇的發展可追溯到清代台灣移民的社會。清中葉以降,漢人陸續向外尋求新的拓墾地,台灣即成為重要的移墾區,移民來台的人士,多是來自福建漳州、泉州以及廣東之籍貫,因此早期台灣西半部常有閩客混居、漢人與平埔族混居的情形,沙鹿三山國王廟即是在此歷史背景下所建立的廟宇。然在清朝年間發生大規模「大甲西社事件」及閩客衝突,使客家人再次避走他鄉,留下廟宇作為曾經停留過的痕跡,爾後三山國王廟則改由閩南人士奉祀,修建更名「保安宮」。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埃里克‧沃爾夫:文化與權力的關係

     在人類學界裡,談起文化概念通常會提到潘乃德對於文化模式的描述,認為不同群體所形塑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樣貌,文化間並沒有優劣之分,雖然此理論為文化相對論提供不同觀點,但有關「文化」的觀念卻為埃里克‧沃爾夫所批評。沃爾夫以在人類學中提出馬克思觀點而聞名,其認為文化並非靜止不變且和諧一致,文化的呈現事實上是具有歷史與權力的作用,特別是受到國家及全球互動中的影響。

  沃爾夫的研究關注農民社區,認為必須將農民融入更大的經濟、社會去看,而非將其視為一個社會本質。在沃爾夫著名的著作《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們》,從關注「鄉民」到全球性因素,並採用馬克思觀點針對十四世紀到現代,由於帝國主義的擴張以及資本主義興起,歐、亞、美、非的歷史至此相互關聯。

  歐洲在亞非等地建立殖民地,資源競爭的結果改變了當地的生產。這帶來的不僅是當地部落生態結構的改變,並進一步導致發生內部衝突與戰爭。例如皮毛貿易,歐洲到達北美,為了收集大量海狸皮毛,以鐵器、槍枝甚至是酒類與當地土著交易,初期雖然海狸豐富,但到了後期海狸的短缺卻造成部落間的衝突。

  歐洲殖民對於北美土著帶來深遠影響,由於對武力的吸引,使部落將經濟重心轉至狩獵,原先能自給自足的部落開始依賴外來的貿易,歐洲人迅速進入當地帶來疾病與戰爭,使當地人口大量減少。其次,當地部落生態發生改變,為了取得利益,當地有政治權力者逐漸把持經濟,使酋長的權力擴大。部落與部落間的關係亦隨之改變,不再是純粹的部落聯盟關係,商業的目的與作用愈趨明顯。

  接著,歐洲宗教進入加速改變當地傳統文化,由親族關係、部族社會轉向宗教性的組織聯盟。因此,我們今日看到的「北美原住民文化」,並非能簡單將其視為文化本質,而忽略歷史、權力如何被建構的過程,進而使得地方生態發生重組,以及在這過程中內部的差異性,部落間所呈現的文化也並非同質性。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評《貧窮文化》:論兩個「貧窮家庭」之異同

   「貧窮」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原因在於底層社會展現出的生活方式即代表了一種精神、脈絡。貧窮人所處的環境也是經由不斷與社會的互動所形塑,並非孤立存在於社會。因此,生活在裏頭的人們,看似被結構性因素束縛,卻仍試圖展現能動性。當中的個體,並非是完全被動,他們也具有聲音、情感乃至主體性。

        此書中,作者藉由描述墨西哥五個家庭的一日,記錄下一天從早到晚的生活情景以及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試圖不加入第三者意見,讓人物聲音自然展現,烘托出畫面感。我們可發現五個家庭具有不同的背景、社會地位,但生活故事的呈現與社會仍有一定關聯性。因此,接下來將以兩個家庭,分別是第一個家庭-馬廷那家和第五個家庭-卡斯特羅家做一個對照、討論,何以兩種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家庭卻皆屬「貧窮文化」?之間的異同又該如何解釋?

《盜匪》、《十九世紀北部台灣》、《霧峰林家》書評

     歷史,長期以來作為有權力者論述的舞台,所記述的事件常是對整個社會、國家有象徵性意義之事,抑或經過選擇的紀錄。然而,社會的脈動並非光一個當權者所能決定,更不僅只是官方的歷史。
      
        近來,歷史研究試圖給予地方更多的主動性,所謂「地方」,是否相對於「中央」或許仍有可議之處;但「地方」作為被研究主體,其所強調的是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不同的時期、地區,如何能以文化經濟面向被理解、認識;人民又如何在大環境的束縛下選擇自身生活方式以求生存。以此為探討方向,藉由《盜匪》、《十九世紀北部台灣》、《霧峰林家》三本書觀看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人民的歷史在過程中如何被詮釋、建立。

何謂「社會型盜匪」?


  三本書中,除了《盜匪》外,《十九世紀北部台灣》與《霧峰林家》的舞台將轉到清代台灣,但盜匪所產生的環境背景亦可作為清代台灣討論的材料。霍布斯邦,身為一位左派歷史學家,在《盜匪》一書中關注的是「社會型盜匪」。有別於一般的盜匪,「社會型盜匪」與農民存在一種不尋常的關係,他們出自鄉間,卻是鄉民們眼中的大英雄,原因來自於社會型盜匪的目的-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社會型盜匪」的另一特質在於小農的身分,多為勞動人口,常成為被地主剝削的對象。也由於此,社會型盜匪的出現若干挾帶著對欺壓者的不滿情緒。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