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觀影心得:歐美非洲的客家

  客家足跡行影片探訪歐美非客家,從荷蘭、加拿大、美國到南非,可以發現客家人到海外有幾個不同的時間點。第一批到歐美的客家人多是在清末時期,經由勞力販賣或者尋求新生活到達鹿特丹、溫哥華、舊金山、美國等港口,並於港口旁建立唐人區。

      這些華人多是由中國沿海包括廣東一帶遷出,因此當中有不少是客家人,其中又以惠州、梅縣人居多,多從事開餐館、商店、藥鋪等生意,以及有很大部分與美國修建鐵路的苦力需求相關。華人在異鄉生活,除了設立中華會館外,客家社群另成立客家會館或客家聯誼社團,例如荷盧比崇正會、美國中西部客家同鄉會等等。然而,從影片中也可以發現,這些冠上「客家」二字的相關社團,大多是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成立,意味受到華人及客家族群建構的影響,並非早期一開始移民時就有客家的稱呼。

  除了原先直接從中國沿海移民的客家人,另一部份則是由台灣在50、60年代到歐美求學後移民至此,這些後到的台灣移民,帶入台灣客家元素,包括採茶舞、客家山歌、花布衣等,與早期第一批的客家移民相比有較為明顯的台灣特色。

      再者則是陸陸續續從香港以及中國開放後移至歐美的客家人,他們有別於台灣移民,這批移民受到中國與台灣政治上的關係,也影響了會館的政治取向。較為明顯的是舊金山的人和會館及南非的客家聯誼會,影片中可見到五星旗高掛,顯現政治因素在當中仍有其作用。令人較感意外的是,人和會館雖以孫中山為其崇敬對象,也保留許多孫中山與華僑往來的公文、文件,卻是掛五星旗,當中的政治轉變是個人較感興趣與疑惑之處。

  整個歐美非客家系列影片,仍可感受到拍攝者有選擇性的選取訪談對象,並且不斷強調「不忘根」以及客家人對自身文化的堅守與一些美德、特性,似乎有意連結華僑與中國家鄉的關係,當然,因為製作單位是中央電視台,自然可思考到這一層意涵。然而,由於客家文化的提升,相對影響到客家認同,從影片中受訪者對客家文化的驕傲感可見一斑,或許也是值得再進一步了解客家認同如何在海外形塑及其轉變之過程。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觀影心得:日本客家

  影片首先將關注點放在沖繩,沖繩與台灣乃至中國有歷史淵源。在沖繩,有所謂久米三十六姓,又稱閩人三十六姓,顧名思義這些人多來自福建,然而福建當中也有客家人的蹤跡。當中客家人在遷徙中移至琉球,長期相處下琉球在某些地方似乎受到客家文化影響,例如立春掃墓、風水、灶神。但若進一步觀看,並沒有足夠證據說明客家與琉球在歷史上有直接關聯。

  現代與客家文化有明顯交流的是在台灣客家人移民到沖繩所做的交流。例如將台灣客家的採茶戲搬到沖繩教授當地人,以及開客家餐廳、在學校教授客語。這些客家人的身影也能在日本本土找到。然而相較於世界其他的客家地區,日本客家人數相對少得多,學者預估只有數千人,而且多是從台灣移民過去的客家,主要是藉由到日本留學、工作的關係移民。

      此現象說明了日本與先前讀到的東南亞客家相異之處,這也反映在日本客家會館上。日本客家會館雖然成員多來自台灣,但早期受到中國與台灣在政治、國際情勢上的影響,使得客家會館從原先偏向共產黨轉而出現分歧,現今則與台灣關係較為密切。當中的關鍵在於台灣曾發生白色恐怖,使部分客家人移至日本;轉變點則因台灣經歷政黨輪替有關。政治上的敏感性使客屬會館有「不問政治」的宗旨,是相較於東南亞客家會館較為明顯之處。真正較有組織的是東京崇正會、關西崇正會。

  會館在日本,與東南亞會館另一較不同的地方是在規模的大小及性質。日本客家會館規模通常不大,甚至幾個家庭就能組成一個組織,且組織性質較為聯誼性,因此多少帶有階級性,財力、地位較不足的客家人可能因面子、其他因素沒有加入。隨著台灣客家的能見度提升,日本客家在組織客家文化也受到影響,例如以山歌作為傳承文化的媒介。

      然而日本客家會館面臨到的挑戰則與東南亞客家會館較為相像,主要在於缺乏年輕一代的參與,以及客語的流失問題,許多在日本的客家第三代已完全日本化,不會講客語,此現象在其他地區也有此一趨勢。若說將日本客家作為未來台灣客家的發展,或許較為悲觀,但長期來看似乎又不可避免。如果語言上的消失,但保有對族群文化的認同,那麼這種模式對於族群文化的傳承能被保持多久?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觀影心得:越南客家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與其他東南亞國家較不同的是其與中國在歷史上的淵源。由於地緣、經濟、戰亂等因素,華人移民早期陸陸續續從中國遷至越南,這些華人多來自廣東、福建、雲南等地。華人在越南設有各地會館,其中與客家較為相關的是「崇正會館」,旗下並設有學校等組織,作為聯絡華人社群的媒介。以華人分布的地區來看,胡志明市是華人人數最多的城市,其他像是河內亦有不少華人居住。

  移民的原因在經濟方面,受到廣東、福建地狹人稠、山多田少的原因,以及清末太平天國、中法戰爭、國共內戰影響產生遷移。中法戰爭中的劉永福黑旗軍,當中就包括不少客家人。會館在越南作為華人的信仰中心,協助華人的生活,崇正總會的設立可視為客家在越南進一步跨越地區性的組織。

      客家人當中,大埔人主要販賣藥材,而梅縣人則是製作麵包,其餘像是開餐館、商店亦為客家人的經濟生活之一。越南客家較為特別之處,在於會館與廟宇合而為一,常常會館下就設有廟宇,並藉由向外擴展辦學校、醫院等設施。另外則是「客家幫」組織,客家幫的成員並非全來自客家人,也包括不同地區的華人,只是客家為多數。客家幫多從事打石、陶瓷業,此組織概念也由於內部並非一致性,因此在語言使用上非全以客語為主,某種程度亦造成客語的流失。

  越南客家與當地少數民族關係密切,特別是和壯族、侗族及畬族在文化、語言上的關聯性。而越南的民族識別中,有分為「ngai族」、「儂族」,皆與客家頗有淵源。雖然在學界尚無法完全將這些民族等同於客家,但客家與少數民族的文化影響確實可作為研究越南客家的方向。客語在越南的使用受到潮州及越南語影響,發展出獨特的客家話,卻也因族群的互動,客語在當地有逐漸流失的危機。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觀影心得:泰國客家

      泰國華人中,廣東籍人數最多,然其中以潮州人為多數,客家在當中只佔部分,移民從唐朝以來就陸陸續續進入泰國,清末則為移入的高峰。客家人在泰國,依著家鄉來源的不同,發展出各種行業,梅縣人多從事布店、裁縫、洋行;大埔人則以五金行為主。

      由於移民的關係,客家多集中於泰國大城與曼谷等地,為了聯繫同鄉間的關係,與其他東南亞地方相同,亦出現不少客家會館,而「客屬總會」的成立可說是將不同地區的客家聚集,並設立泰國中華學校做為推廣海外華文教學的核心之地。

      受到台灣客家影響,客屬總會可見到強調「硬頸精神、互助團結」等標語,在其會歌當中,更加強調客家傳統特質的觀念。泰國客家意識的興起受到台灣與中國的影響,與其他地方較不同的是,泰國有一批可家台商到當地經商,因此有台灣鄉親會館的成立。會館早期作為凝聚同鄉的地方,隨著時間演變,會館也發展出不同的功能,重構了泰國客家風貌。

  泰國客家與其他東南亞地區的客家相較之下較具特色是信仰部分,受到泰國當地及移民影響,呈現出在地化的華人信仰。有別於馬來西亞對「大伯公」的稱呼,泰國華人則稱為「本頭公」,除了本頭宮外,還有「本頭媽」、「本頭公媽」。「本頭媽」所奉祀的對象是當地的土地神祇,是在移民過程中在當地逐漸形成,與一般「伯公」有所差異,主要是潮州與客家人結合影響下所發展出的信仰。

      有學者指出,本頭公其實是從潮州人對三山國王的稱呼而來,本頭公掌管地方陰間的鬼魂,類似城隍爺,但除此之外,本頭公亦有祭拜當地的英靈、鬼神,又與台灣義民廟相似,可說是一種掌管人鬼間的土地神。從本頭公及華人信仰的發展可以發現,泰國客家雖沒有屬於自身社群的神,但客家人所祭祀的廟宇受到其他華人社群影響,人群在互動中產生在地化的信仰。廟宇中,還可見到受到泰國人影響的影子,例如有些廟宇會用黃色的蠟燭,或在廟宇旁奉祀泰國佛教的神祇。

  泰國對華人是採取相對同化的政策,也因此泰國華人對於華人的認同沒有其他東南亞國家來的深,反而出現認同多重性與文化混雜的現象,這使得不管是潮州或是客家人呈現出的文化更貼近在地,融合泰國特色的客家文化與原鄉的產生相異的文化現象。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