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為巴比祈禱》觀影心得

     《為巴比祈禱》這部電影主軸在於關注同性戀議題,並探討在美國社會「信仰」是如何影響人們對性傾向的價值觀。此片以真實故事改編,讓人省思宗教的合理性及社會恐同症問題。片中的男主角後來發現自己是同性戀,但不敢與家人,尤其是母親說,因為其母親是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主角從小受到家庭的影響被教導「同性戀」是犯罪、邪惡,是上帝所不容許的,原因來自聖經裡的經文解釋。

        但是,「聖經」裡的意思真的就是如此嗎?如果說「上帝愛世人」,為何卻不願愛同性戀者?導演試圖利用辯證關係對聖經裡的詮釋提出疑問,但過程卻是衝撞、傷害的,似乎一個生命的犧牲才能喚起更多人對宗教、價值觀的反思。

  一個議題的討論,背後通常帶有更大的因素作用,可能是受到社會、文化、宗教等影響。「同性戀」議題正是如此,從表面上看來只是性向問題,人們的價值觀卻深深受到世俗價值觀「宗教」的束縛,導演在此選擇以「基督教」為出發點探討。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小姐好黑》觀影心得

      《小姐好黑》關注的是現今法國社會仍存在的種族歧視,影片以喜劇詼諧手法將之呈現出來。雖然內容不是太沉重,背後的意涵仍值得深思。法國為已開發國家,理當有較為開放的觀念,但也是如此,許多外籍移民的湧入,使得部分法國人,尤其是較有經濟地位的白領階級危機感增加,試圖抵抗放寬移民政策法案。

一、從白人變成黑人


  影片中女主角阿嘉莎即是一例,她不僅討厭黑人,連其他種族也一併排斥。導演以阿嘉莎和周圍人群的互動作為法國社會種族歧視的縮影,藉由膚色(黑-白-黑)戲劇性的變化,使其由歧視他人者成為被歧視者。阿嘉莎還是阿嘉莎,但膚色的轉變卻讓她不再是同一人,至少在社會的認定是如此。外表成為「黑人」後,阿嘉莎不僅失去工作、男朋友跑了、住處遭到屋主的刁難,連求職也屢遭拒絕,最後終於在只雇用非白人的公司工作。看似誇張的情節,但其要呈現的種族歧視卻真實存在。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觀影心得

  社會運動是一群有組織的人有意識地進行計畫行動。社會運動又可分為幾類,其中以革命運動最為激烈,是對現有體制、秩序極度不滿所造成的反抗,企圖推翻現有結構,這些社會運動背後的因素不一。但又是什麼使得一個個體開始萌生反抗的念頭?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裡,格瓦拉在遊歷南美各國過程中,對社會的看法有極大的改變,尤其是在經歷各種不公義的事情,包括階級對立、貧富差距及殖民者帶來的迫害等,導致格瓦拉發動後來的革命。這趟旅程是格瓦拉對人生、社會的再思索,想以理念來重建社會,更能這樣說:「此旅途本身就已是一場革命」。

以下幾點來討論社會帶給格瓦拉的衝擊:

一、資本主義與貧富差距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魚池島》作品分析

  「魚池島」此篇作品中,兩位主角有著既相似又相異的靈魂,同樣出生於解嚴的1987年,往後的人生卻如解嚴後社會,富含變化。

*魚池島

  整篇文章緊扣「魚池島」此一意象,由此發展出兩個不同的生命經歷,這意象卻包含許多意涵,它既是自由也是束縛,是逃離也是歸屬,是起點也是終點,以不同面向觀看就有不同意思。意義在解構學上就具有了不固定和流動性。

  對作者來說,「魚池島」是逃離父母束縛、升學主義箝制的歸處,某種程度上代表著「自由」,對同學K則有著「無菌室」的意味,但這無菌室卻帶來心靈上的「壓力、限制、束縛」。造成解讀上差異的背後來自兩者不同的家庭背景。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熱帶魚》電影分析

「世界上有一種魚,住在很深很深的海底,牠專吃小孩子的夢,等到牠吃到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夢之後,牠身上就會長出翅膀,從海底飛到天空。」

  《熱帶魚》這部電影是在描述一個懷有許多奇特想法、即將聯考的國中生遭遇綁架的經歷。「熱帶魚」是電影的主線,也是具有象徵性的意象。整部電影使用許多「後現代」手法,反映社會樣貌,卻以喜劇方式呈現,帶點詼諧、荒謬、誇張、黑色幽默、反諷的成分,呈現台灣社會現實與小人物的無奈,及對後工業時代的省思和諷刺。有著反抗的意味,但這反抗並非直接以衝突、對抗方式呈現,而是利用誇誕的人物神情、舉止來烘托。

  「後現代」的「後」有超越、連續、相對、之外等意思,旨在反思、抗拒「現代主義」而產生,「現代主義」以「理性」著稱,因此「後現代」又有反理性、對社會解構之意涵。

以下幾點利用後現代思維探討與《熱帶魚》的關聯: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2012《台北雙年展》:跨越博物館-〈撒瑪納扎博物館〉作品分析

  在雙年展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跨越博物館」中的〈撒瑪納扎博物館〉。〈撒瑪納扎博物館〉展出有關「喬治.撒瑪納札」的真實案例。他是位十八世紀的法國人,卻聲稱自己是「福爾摩沙人」,還因此出了《福爾摩沙的歷史與地理描述》一書,在當時倫敦上流社交圈中頗負盛名,被英國政府應邀到大學教書,直到謊言被揭穿。

     「撒瑪納札」虛構出一切有關福爾摩沙國度的想像,從地理環境、日常風俗、信仰、語言文字、飲食等都做了一番描述,將福爾摩沙人敘述成含有原始信仰成分的民族,保有活人獻祭、吃人肉,而福爾摩沙人因食物關係大多有近視。但在文化方面卻擁有自身語言、文字和「職業抄書匠」的工作。

  我認為將「撒瑪納札」的案例放在「跨越博物館」是因為他的「身分」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了跨越,從法國人跨越到福爾摩沙人,從西方跨到東方,從所謂「文明」的歐洲跨到「未開化」的亞洲,身分上的界線被模糊化,不再顯而易見。所謂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只是表面上所看到的抑或是自己的認知?「界線」給我們的感覺有「限制」、「區隔」的意味,將不同的類別區分開來,但看似清楚的邊界卻沒想像中牢固,當認知上產生差異時,這界線往往也就容易打破。

 「跨越界線」在我們的想像中,一旦跨越常會遭來責罵,像是在性別上做跨越,或是間諜、「國家叛徒」等。「喬治.撒馬」在身分上的跨越也使他晚年無人理會。但對「跨越」的詮釋,以不同角度切入似乎又可得到相異的結果。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海洋台灣》閱讀心得

  台灣身為一海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豐富資源使得台灣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台灣開始活躍於國際舞台卻是十七世紀後的事了。

        十六世紀以前,台灣島上的南島語族原住民還未與中國或其他地方的民族有互動,主要是台灣地理位置的孤立性。雖然中國人在八世紀時就活躍於航海及對外貿易,但是中國在往來於南洋間都是緊臨著中國沿海航行,並未停靠台灣或和台灣島上的居民有近一步接觸,而台灣第一次為中國所知是在《隋史》中提到的「琉求」。

  歷史上曾出現過多個稱呼這個島的名字,現在最為大家所知的是「台灣」和「福爾摩沙」,但這兩個名稱其實都是十六世紀後歐洲人來到台灣所命名的。「福爾摩沙」是葡萄牙水手在看見台灣的美景時所發出的驚呼「Formosa」,代表之意是「美麗之島」。而「台灣」這一名詞的由來則可能是來自荷蘭,雖然中國人都認為是源自中國語。

  十七世紀開始,台灣被納入世界體系,由於歐洲興起地理大發現,許多東來的歐洲國家開始探索東方神秘世界。隨著新航路的開闢,這些國家對外擴張勢力,其中,葡萄牙最先展開海外探險,也因此,最先接觸到台灣的歐洲國家即是葡萄牙,隨後,荷蘭在一六二四年進入台灣,展開為期三十八年的統治。台灣對荷蘭人來說,是一貿易據點,作為世界貿易的轉運站,台灣甚至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遠東獲利最高的分支機構之一,藉由台灣對中國、南洋做轉口貿易。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日本移民政策 Japan-Immigration In, Out, and Back and Forth


  日本在世界是一重要國家,特別是經濟、政治、文化在亞洲扮演的重要地位。日本國內人口眾多,但因山多、自然資源的匱乏使得其不得不往外發展,這因素是影響日本「移民」的關鍵。早期處在幕府封建時期的日本,實施鎖國政策,直到美國黑船事件日本才開始有進一步的海外移民及移入。

  一般移民又可分為移入與移出,日本的移民歷史多是鼓勵向海外移民,對於移入則有較多侷限。現今隨著全球化的來臨,日本短期、長期移民與外籍勞工在日本等議題成為另一要點。以下對於日本移入、移出等政策及相關移民議題做討論。

一、Emigration移出


移出又分為永久性與暫時性移出,以下分點論述: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美麗天堂》觀影心得

     衝突與對立往往建立在不對等的理解上,且這種歧視通常並非單由一件事情所引起,而是一連串的事件、誤解集合起來。衝突背後的因素更是複雜,就以地中海東岸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來看,種族和信仰的不同及對土地所有權的爭奪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又是什麼致使他們有敵對的想法難道是人一出生就具有仇視的心理抑或自我的選擇結果還是有其他因素以下做一個討論:

一、種族


     種族衝突的原因常是族群本身通常帶有「我族中心主義」,意即以自身族群的思考、價值觀為中心去斷定、衡量另一族群,將他族視為「非我類者」,進行排擠、種族歧視,此主義又和「文化相對論」對立。猶太和阿拉伯民族的衝突就是彼此都帶有「我族中心主義」的觀點。

     影片中的孩子們從小就有敵視想法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種族」。種族是自己無法選擇的,它像是一種胎記,將每個人貼上「標籤」,也許擁有不同標籤的人可能會住在同一地方,但彼此都知道之間的「差異」。伴隨著種族而來的是文化、習俗、語言、信仰的不同。阿拉伯與以色列的小孩即使住在同一區,也會因為文化、語言、外貌而出現隔閡,讓彼此有排斥感,無法相誠以待。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文學閱讀討論:〈孤獨的收割人〉

渥茲華斯的〈孤獨的收割人〉中,詩人說「姑娘的歌更激動人心」,為什麼?

      激勵人心的歌聲不是來自充滿愉悅氣氛的夜鶯或者杜鵑,反倒是一位「孤獨」、「憂傷」的姑娘身上,原因是歌聲中傳達出「人性價值」。

      這姑娘,一個人在田裡割著、捆著小麥,獨自唱著歌,歌裡盡是憂鬱和哀傷,聽不懂的方言曲調中,卻有著面對人生、命運所展現的堅強和勇氣,是如此的真實且質樸。她哀傷,卻不絕望;她孤獨,卻不迷惘,她用歌聲讚美生活,唱出她自己的人生。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身影下,是平靜、樸質的心,彰顯了人性應有的尊嚴與價值。

  她認真地生活,呼吸著空氣,努力活在當下,不虛度光陰,就像是人生的實踐者。她的歌聲彷彿是生命的泉源,清澈而平靜,比起夜鶯與杜鵑歡愉的歌聲,姑娘的聲音卻帶出人類的思想與活生生的氣息,這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呈現。

      來自社會底層的勞動者,不再是上流社會的貴族,沒有富麗堂皇的房子及美麗的衣裳,她或許更沒機會飽讀詩書,但每次呼吸、吐氣,每天田裡的勞事,氣息中每句話語,那才是人性最真實的情感,道盡人生的悲歡離合。無論是戰爭帶來的哀怨、人世的滄桑抑或伴隨生命而來的喜悅,終於歌聲中一一彰顯,內化成人性最美的音符。此「內省」的精神與「人性」的價值,充滿力量、希望,輕易地感染了旅者,感動路過人們的心靈,因此比起夜鶯,姑娘的歌聲更能激動人心。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