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觀影心得:印尼客家

  印尼客家是海外客家最大的聚集地,估計有八百萬客家人。客家的移民傳說從南宋文天祥時在梅州招募義軍,兵敗被俘漂流至此,有十幾位青年到印尼定居開始。但客家人開始大規模移民卻是在19世紀末,因契約華工身分被賣到印尼,從事採礦業。

        在坤甸,也就是西加里曼丹,當時羅芳伯從廣東梅縣石扇堡到此開採礦產,並設立「蘭芳公司」,由於組織具有完整制度,包括收稅、發行貨幣、賞罰制以及用選舉方式產生總理,因此被後人稱為「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維持一百多年,後因荷蘭殖民進入,因利益發生衝突,「蘭芳共和國」被滅亡,倖存者逃至蘇門答臘。後人為感念羅芳伯對地方貢獻,建廟奉祀,將其稱為「大伯公」。  

  對海外客家社群而言,羅芳伯所成立的「蘭芳共和國」意義在於其說明華人不再只是附屬於他人之下、被他人統治,客家人也能有自己的「國家」,甚至是具有「民主」、「共和」的體制。雖然對於蘭芳公司是否能被視為是「國家」,有著不同聲音,但為何當地人要如此敬重羅芳伯?並深信其所建立的是「共和國」?這背後的意涵更值得去探討。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台灣美麗灣開發案:發展 vs 保育

*在Tania Li的文章中,我們發現CBNRM透過一系列的簡化概念與預設來試圖重建人類、社群、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卻往往遭遇到許多兩難與多層次的衝突。比如,印尼與菲律賓的山區鄉村居民往往支持棕梠油工廠的進駐,因為直接與工廠交涉比起對抗工廠對於當地社區而言更有經濟上的利益,而環保帝國主義者將對自然的特定想像,之於社經地位最弱勢的人民而言,缺乏生活實用性。

請討論這樣的現象為何並非單純的「發展」與「環保」之衝突,以及為什麼試圖照顧「當地利益」(local priorities)這麼困難?為何CBNRM的介入,反而往往增強了國家管制的力量?請利用台灣東海岸美麗灣渡假村的案例,說明這些兩難與多層次的衝突,並提出你自己想像的另類出路的可能。


  台東美麗灣開發案的案例,是在2003年,由台東縣政府以BOT的方式將6公頃大的杉原海岸租借給財團美麗灣渡假村股份有限公司50年,過程中卻迴避了環評,因而被視為違法。具有爭議的是,公民團體認為東海岸的自然資源寶貴,渡假村興建卻位於東部唯一的沙岸地形區,這個地方則是阿美族傳統領域之地,甚至具有珍貴的珊瑚生態,興建度假村不只破壞海岸線的環境,更加使當地原住民的權益受損。

      美麗灣渡假村之所以能進入當地投資,原因來自於台東縣政府引入,希望財團的投資能帶來效益。也由於當地人口外移嚴重,加上失業問題,縣政府認為此建設能為當地帶來經濟上的改善,進而吸引觀光人潮與居民回流。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資源詛咒:太平洋部落之討論

*甚麼是「資源詛咒」(resource curse)?為何經驗上,一個地方發現礦物、石油,通常對於當地社群而言不是福氣反而是禍害?為何我們不能單純地說,「發展災難」只是特定政權或資本家對於當地社群壓迫下所造成的結果?

請利用兩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案例,就其政治、經濟、親屬與性別、醫療方面來解析,並討論「國家」、「外資財團」與「當地/部落社會」在其中的角色與特性。


  照理說,若一個地方發現了礦物、石油等,應當能夠藉此豐富資源致富,然而事實上這些國家大多經濟成長率低,甚至飽受戰亂所苦,因此「資源詛咒」的論點就被提出,指涉當西方或其他強權國家在某地挖掘出有利可圖的資源時,往往對當地人來說並非福音。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因為通常提供技術和知識者皆為外商,而資源發現時人人皆欲之,故必須開始界定誰有資格開採,在這過程中最嚴重的情況則是引發內戰;此外,甫脫離外來殖民統治的國家常常需要處理前殖民主所留下來的爛攤子。例如族群衝突、區域發展不均、基礎建設不足等,若此時發現了資源,則往往不會立即改善上述的情況,而是用來購買軍火以保護這些資源,卻使得國家內部的衝突加深,無法有效改善經濟環境。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建構與重構

*台灣男性與越南女性的越洋婚姻,以及台灣雇主與菲律賓雇傭之間的正統「表演關係」分別是什麼?在這些特定被追求的夫妻之道、主僕之道的表演中,鼓勵哪些特定行為與形象的塑造?由於大眾媒體時常著重在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的負面新聞,時常無意間強化了這些表演關係,因此為了超越這些片面的理解,學者試圖理解來自東南亞的配偶與移工更有能動性與主體性的生活面向。

請舉出兩個東南亞配偶與移工在台灣的新興社會行動或文化創新的例子,並從這兩個例子中,指出台灣公民社會對於東南亞移民的態度傾向在近十年來有了什麼樣的轉變。


  在台灣男性與越南女性的婚姻及台菲雇傭間的關係中,可以發現似乎存在某種程度的表演關係,與之中的角色扮演。在傳統男尊女卑的價值觀上,媳婦被要求要具有「婦德」,也就是要協助丈夫、顧好家庭,具有三從四德的美德,不可在外遊蕩,認為會被不良的朋友影響。

        這種觀念影響到台越婚姻中的夫妻相處之道,通常嫁來的越南女性被要求不得出遠門,要乖乖待在家裡,傳宗接代是主要任務,在丈夫面前應柔順,不需要太有主見。因此,仲介在宣傳越南女性時特別放大了這點,說明「越鄉下的女孩越單純」,也就無形中加深台灣對越南配偶的刻板印象。嫁來台灣的越南女孩,形成在婚姻間的表演關係,在面對丈夫時的柔順、聽話,面對公婆的順從,出門需當一位稱職的老婆,然而其內心卻有著自己的世界。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族群衝突三大謬誤:討論緬甸與斯里蘭卡的族群衝突

*何謂族群衝突三大謬誤?(請參考J. Bowen的「族群衝突起源的迷思」一文)透過這三大謬誤的觀點,請解構地球圖輯隊的網頁「為什麼佛教徒要攻擊其他宗教」。此網頁利用BBC對於緬甸與斯里蘭卡之族群衝突的研究而導出多點分析與看似中立的報導。

透過三大謬誤的應用,請指出有哪些描述分別犯了這三大族群衝突謬誤?請至少找出五個以上的迷思,並提出可以取代的報導觀點。http://world.yam.com/post.php?id=996


  族群的三大謬誤,其一為認為「族群身分是固定不變的」,並且會導致族群間衝突及仇恨。舉個例來說,盧安達裡的圖西族與胡圖族,被主流媒體描述為長期以來彼此就存在族群衝突,然而衝突的背後卻忽略殖民時期殖民者在此偏袒圖西族有關。因長期偏袒圖西族,歧視胡圖族,使得胡圖族產生對圖西族的不滿,因而產生族群邊界與衝突的發生。

  其二,是認為「族群身分會使得人們去傷害與之不同的他人」,然而實際上卻可能是由於掌權者所使用的政策手段加深了、強化仇恨。在盧安達大屠殺中,國家就利用了廣播強化對圖西族的不滿與偏見,使彼此衝突加劇。

東南亞高地部落:不被統治的藝術

*根據不被統治的藝術一書,「部落」為何是一種「國家效應」?這樣的說法有什麼問題?

  不被統治的藝術一書認為東南亞、中國、印度邊境的高地地區存在一群人,是為逃離低地帝國統治而來到高地生活,他們並非被低地文明、國家排擠、遺棄;相對的,是他們主動選擇居住在高地,是具有能動性、意識的選擇。

       因此,「高地部落」被視為是「國家效應」,高地的文化、社會、生活是為了「逃離國家的控制」而形成,包含游耕社會、平權、處於邊緣區域,是為阻止國家擴張、侵略的結果。不被統治的藝術強調高地部落區域內部具有的異質性和多元性,由於地理位處高地,因此可以快速逃離統治者的控制,又因其複雜的程度使得不容易被統治者掌握,也不易受到大帝國侵略同化。

  除此之外,認為高地部落不使用文字,只利用口傳歷史和游耕的方式都是一種對於無政府抗衡的政治選擇,刻意將自我邊緣蠻夷化,較不易被收邊、治理,如此才能保有自身文化不致消失。為反對國家的控制,逃離形成高地部落,這是不被統治的藝術一書視「部落」為「國家效應」的說法。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東南亞政治:神王中心主義 vs 家族統治

*東南亞區域研究中早期以為「家」並不重要。Ties That (un)Bind的作者如何挑戰這樣的想法?請至少舉出兩個實際的例子。


  中早期對東南亞的研究認為「家」並不重要來自於所謂的「神王中心主義」,覺得神王為領導核心,是具有信仰的統治中心。然Ties That (un)Bind的作者提出,看似信仰「神王」,但背後究竟誰是神王?「王」是「神」還是「祖先」?這挑戰了神王中心主義,認為先成為神的並非是王,而是王的父母,其中舉例到像是去參拜「國王廟」,其實是鼓勵老百姓去信仰家族祖先的意識,因為裡頭還包含了許多親人神像,已非單純帝王本身。

      因此,神王中心主義基本上是具有家族連帶感的信仰,且超越界線進入到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從個人到王及家族是有關連性的,神王具世俗性。另外則是對東南亞的奴隸制,也不全然只是作為奴隸看待,其實奴隸較像家臣,是具有恩情回報的關係,主人與家臣與「家」的概念較為相似。

觀影心得:模里西斯與留尼旺的客家

  模里西斯和留尼旺同為非洲大陸東岸的小島,由於當時殖民者在此種植大量甘蔗,蔗園需要大量人力,因此許多移民在18世紀到19世紀中,因契約華工的身分來到這裡,當中多為福建及廣東籍,亦有不少客家人。有些則在19世紀中到20世紀末,為躲避戰亂漂洋過海,原先預計到非洲大陸,卻誤打誤撞來到此地。

  早期客家人多在甘蔗園從事勞務,隨著時代變遷,也有部分客家人藉由經商成功,甚至在當地的政治領域取得一定的地位。例如曾憲建即是來自廣東梅縣的客家人,在留尼旺當過市長同時也是國會議員,在他爭取下留尼旺居民得到與法國本土同等的基本權益,並促進中法商業上的合作。

      在留尼旺的客家組織方面,有飛豹文體協會和關帝文協會,作為推廣客家文化的信仰中心。關帝文協會至今發展成當地最大的華人社團,計畫蓋新的關帝廟,成為非洲客家人的活動中心。過去某段時間,曾經有九所中文學校,卻因為學生減少逐漸廢校,直到近來中國崛起,中文熱再次帶動中文學校的復甦,改以補習班形式經營。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東南亞政治結構:銀河政體

*「銀河政體」是什麼?它與「現代國家」的國家想像有何不同?它的象徵與經濟基礎為何?請至少使用兩個以上古代王朝的例子來說明。

  銀河政體是一種用來解釋古典東南亞政治的理論,認為如同銀河,政治有一個類似核心的統治中心,其他例如諸侯、家臣則附屬之下,圍繞在中心之外。在這些諸侯及家臣的中心裡也和核心區有類似的統治中心,但規模較小,從核心往外,受到控制的力量也就越薄弱。

  銀河政體是一種權力分散的政治體制,利用核心君王與外圍諸侯的關係,將勢力較小的家臣當作人質作為權力平衡的過程,用以牽制外圍勢力較大的諸侯,達成統治的目的。例如吳哥帝國的開創者闍耶跋摩二世就曾作為人質被帶到爪哇王國,後來成為封臣回國,脫離爪哇統治成立吳哥王朝。

  銀河政體與現代國家相比,在於其沒有一個固定的疆域,利用權力分散與核心統治中心作為統治基礎;而現代國家則有固定的疆域,包括人口、政府、軍隊,政府對人民實施收稅。人民與政府各自有規範的權利及義務,國家以法律實行管理,對外有所謂國際組織的參與。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東南亞社會結構的特殊性:政治小核心

*東南亞作為一個區域,有何文化或社會結構上的特殊性?比如,它與東亞或南亞的差別為何?東南亞作為一個區域的政治意涵又是什麼?


  東南亞相較於東亞及南亞,文化多元複雜、地形也較為破碎,東亞傳統上受到儒家文化影響深遠,尊禮儀、倫理,常有大統一的帝國出現,並具有領導的帝王中心;而南亞則實行種姓制度,立基在印度教的基礎上,對人群進行不同階層的分類,以身分作為有效統治的手段。

      相較於此,東南亞由於疆界流動不固定,且範圍具有重疊並富有變動,傳統上並沒有整合性或大統一的文化概念,反而形成一個一個的政治小核心,例如語言與族群非常多樣化,無法用簡單的文化概念一以概括。沒有繁複禮節、制度的約束,東南亞古代的部落及王朝皆呈現出與東亞、南亞相異的樣貌。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越南僧尼公民抗爭之討論

*在社會理論與政治科學理論中,有一種對於政府的想像,至今仍普遍存在人心中:「若沒有政府平息暴動出面仲裁糾紛,社會將會不安定、陷入狗咬狗的混亂狀態。」請問這樣的說法有甚麼問題?請以課堂上所討論的越南僧尼公民抗爭為例來說明,並特別回應以下幾點(每一點各佔本題的三分之一):

(1) 越南的佛教僧尼領袖常因為政府控訴其「煽動」及「擾亂公共秩序罪」而遭到逮捕與起訴。半官方民間組織則時常批評這些僧尼為「暴民」, 必須要關起來,「以免影響社會造成不安」。你如何透過越南的政治歷史回應?請用兩個越南僧尼的案例,簡單說明他們抗爭的訴求與抗爭發生的社會脈絡。

  當越南政府將佛教僧尼的反抗行為視為「煽動」、「擾亂公共秩序罪」甚至是「暴民」時,將行為弱智化、簡單化,卻忽略了事件背後的政治歷史因素。越南僧尼之所以會對政府進行反抗,原因在於吳廷琰政府在宗教上偏袒天主教,對於佛教進行壓制。

東南亞社會 :性別建構與雌雄同體

*請以東南亞古今以來性別角色的建構與分類,來說明下列的陳述有什麼問題:「現今的東南亞婦女,仍然受到傳統的束縛,因此在社會中保持著低落的地位。」請至少舉出兩個實際的例子作為輔助說明。

  首先,對於「現今東南亞婦女,仍然受到傳統的束縛」的陳述中,所提及的「傳統」究竟是誰的傳統?是東南亞民族最原始的傳統嗎?或是已受到其他宗教、文化的影響形成的「傳統」?

  當我們以這類的話語在論述東南亞婦女地位低落時,其實是受到現今對「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框架,認為這就是東南亞的傳統,然而「傳統的束縛」卻並非表面狹隘的認定,其實古代東南亞的社會對於性別的建構充滿多元化,在西方勢力進入時歷經被汙名化的過程。

  古代東南亞對性別的價值觀並非單純的二元論,除了所謂的「男性」、「女性」外,存在「雌雄同體」的概念,這樣的建構來自於東南亞對雌雄共體宇宙觀的認知。例如在Makassar太陽與月亮的神話傳說中,認為太陽必須和月亮攜手共存才能使社會和諧,而非壓抑、剝奪一方的力量。在Bugis神話La Galigo中也隱含著除了宇宙源自雌雄共體外,男性力量、權力的來源甚至是依著女性而來,神話的觀點反駁了東南亞傳統裡女性地位是受到束縛的論述。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文化小旅行-拜訪「關西上南片」心得

        乘著車,一路藍天白雲好天氣,隨著窗外風景逐漸從水泥叢林轉換成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終於到達此次小旅行的目的地-新竹關西。

  不同於先前拜訪泰雅天湖部落的原住民風情,關西則是充滿客家特色的小村莊,純樸的人們、悠閒的生活步調以及怡人的景致是關西上南片給我的第一印象。

  上午,參訪紅茶茶廠及關西老街市集,彷彿走進時光隧道,重回當年台灣茶葉風行一時的年代。看著掛在牆上的商標,大大小小的銅版印刷記錄著福爾摩沙紅茶銷售到世界各地的風光,相映日治時期的黑白照片,訴說先人創業的艱辛與過往記憶。

  啜飲一口綠茶,濃濃的茶香撲鼻而來,走在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老街上,斑駁的紅磚瓦留下歲月的痕跡,卻也真實反映台灣時代變遷的今昔對比。

  品嚐完客家風味菜,日頭又向西方挪移了幾步,但光線依然懾人。行走於田埂中央,大風一陣又一陣的吹過稻穗、髮梢,彷彿呼喚人們與之起舞,稍不留心恐跌入兩旁的小溝渠。

  有人說綠油油的稻田是鄉村的標誌,倒也不為過,不過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更代表童年回憶。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閱讀心得:澳洲客家

  今日在澳洲所見到的客家人,大致可分為幾個時期的移民。首先,是清末時期因澳洲墨爾本開採金礦,需大量勞力,因此中國沿海出現一批又一批的移民前往澳洲,當中除了有被當成豬仔販賣的人口外,亦有懷抱淘金夢的移民,另一批較為特別的則為因太平天國事件被清廷追殺的人群。

        這個時期的華人移民幾乎為男性,可視為殖民時期與勞力需求的關係。到達澳洲的移民,主要集中於幾個大城市,包括雪梨、墨爾本以及達爾文等地,到現今客家移民的後代已至第三、四代。

        早期客家移民在墨爾本開採金礦,危險性高,又人生地不熟,因此有不少客家人帶了家鄉的食物、用具及菜籽,於礦區附近建立「中國村」聚落。聚落的房舍較為簡陋,甚至以帳棚作為基本的生活空間。其中,客家礦工因信仰關係,在挖礦過程中較不願往深處挖,深怕觸怒山神,是與歐洲白人相對之下所呈現信仰方面的差異。

  客家人在澳洲,由於利益糾紛及外形留著長辮,是受到排華的原因之一。另外則因當時澳洲的白澳政策,使客家移民在當時受到許多不公平待遇,例如移民局的嚴查、課收人頭稅。以移民條件來看,早期澳洲客家移民與美洲客家移民在背景與處境上有相當相似之處。除了挖礦的這批人,其餘分散在其他城市的客家人,所從事的行業多為餐館及商店,也與美洲客家人相去不遠。

        早期的客家移民,由於中國戰亂、經濟、社會等條件的推拉下,形成客家人社群在澳洲的初期形成。接著有一大批客家移民則在1970、1980年代原先居住於東帝汶,但東帝汶受到印尼掌控時出現內戰及排華運動,受到此影響有不少客家人移民到澳洲,並因歷史、文化因素形成獨特的想像共同體(周丹尼、黃靜蓉,2014)。

  再來的客家移民則在70、80年代陸續從中國移民至此,有的是藉由留學後定居,有的則為經濟考量的移民。這批客家移民可稱為「新華僑」,是相當近代的區域移動,與早期客家移民在文化上的展現也有所不同。

        澳洲客家的特別之處在於歷史上的關聯,受殖民與二戰後國際情勢影響,移民的過程、背景及流動方向使客家人在澳洲逐漸形成一定的社群。也由於受到澳洲政策上的演變,客家人在此的處境亦有明顯的改變。或許能針對澳洲與美洲客家再做些比較,觀看歷史如何形塑這批移民,以及客家意識在之間的形成與作用力。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