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觀影心得:香港客家

      香港及澳門的客家相對於中國其他客家地區是較特別之處,原因在於以往我們都認為港澳大多數講廣東話,因此不留意並不容易察覺原來港澳客家人數其實不算少數。然而港澳的客家是什麼時候遷入的呢?與當地又有如何的互動?

  香港客家在歷史上的移入與清朝「遷界事件」有相當大的關聯,此事件使來自粵東、五華、大埔等地的客家先民進入香港;而澳門的客家則主要與四個事件相關,分別是清朝土客械鬥、苦力貿易、東南亞排華運動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後遷居。

      從以上事件我們可以發現,移民的背後存在不同因素的拉、推力,並非全然人群本身的動力,而是受到外在因素居多。移居港澳的客家人為了群體的生活照應,逐漸形成客家社群、村落,甚至保有客家式建築(圍屋、半月池),例如香港曾家圍屋、新界圍村、上禾坑村、澳門九澳村等。

      村落的形成因所處地形、環境的不同有了相異的生活方式。香港客家相較於本地人的肥沃地,大多居於山區,又以山坡地較為集中,靠耕田維生;澳門客家則多為處背靠海灣地,以捕魚為主。如此形成的信仰就有了差異,「伯公」仍是最普遍的客家信仰,然相較其他地區的客家,對港澳客家沿海居民而言媽祖就成了重要的守護神。並不因其來自閩南地區就受到排斥,信仰的發展會跟隨著居住環境與生活習慣的需要而改變,「族群守護神」的界線並非如此嚴明,而是跨越地區性,神祇是否有靈性、能夠發揮庇佑作用對群體來說才更為值得注意。

  港澳客家遷入當地已有幾百年歷史,在與本地人及不同文化的揉合下形成獨特的港澳客家,當然也相對使傳統文化發生變化。港澳客家有一共同點,即是受到外在不同元素的文化影響。以香港來說,除了客家以及當地廣府人,尚且受到英國的殖民;而澳門除了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潮州、閩南等)外,受葡萄牙及東南亞文化影響也相對較深。

      不同文化的接觸反映在建築、語言的變遷上,例如香港在1980年代政府實施的西班牙式建築,語言上的現代用語則更為明顯受到英語、廣東話影響,這些都是在與客家之外的文化發生互動所形成的結果,如同台灣客家受到原住民、閩南、日本影響後形成獨特的用語。

  不同文化群體的互動也相對帶來文化流失的可能。隨著都市化興起,客家青年逐漸離開家鄉到城市工作,在社會求生不得不面對主流化的壓力,傳統與主流的衝擊在語言上表現最為明顯。香港客家話面對廣東話與政府政策成為邊緣群體,人們在尋求融入主流文化下逐漸失去以客家話溝通的能力,特別是三十歲以下的青年,家中長輩為了與小孩溝通反而需要學習廣東話,這種情形也反映在台灣客語的變遷上。

      城市興起帶來更多發展及可能性,卻也因交流更加方便使相對弱勢的文化面對主流壓力造成文化流失的結果。若說不同文化的交流所形成港澳客家的獨特性,但此種獨特性卻是在面對不同程度的文化衝擊下形成,是否文化互動就勢必使一方文化逐漸消失?如果主流價值觀或者政策發生改變是否有機會使相對弱勢的港澳客家再受到社會注意,形成文化再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