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撣邦,作為緬甸聯邦的一個邦,位於中國雲南、寮國、泰國邊界之處,因屬高原地區,多江河、瀑布與高山,地形閉塞,易守難攻。也因此,撣邦從古即有許多各自為政的組織,並非完整統一的區域。加上撣邦內部族群複雜,至少有26個族群組成,其中最主要的族群為傣族,其次為佤族。族群多元性使撣邦地區具有複雜且變動的歷史過程,形成不同區塊。殖民的影響將撣邦劃為緬甸的一部分,然而內部差異與其他因素致使撣邦與緬甸軍政府之間展開長期對抗,甚至在毒品大王坤沙的領導下成立「撣邦共和國」,宣布脫離緬甸獨立,為撣邦人民獨立而奮鬥。然而,為何坤沙要建立「撣邦共和國」?除了歷史的原因還有什麼因素使撣邦與國家間產生一連串的抗爭?而撣邦共和國的邊境想像如何形成?又是什麼維持了邊境的基礎?
撣邦邊界的模糊性使這個地區與各國政府間不斷產生碰撞,抵抗外也存有合作關係。在 James C. Scott 針對東南亞高地提出 Zomia 概念後(James C. Scott,2009),進一步探討高地人民與國家體制間的角力過程,這些人民並非只是作為國家的邊緣人,而是具有主體意識的群體,面對國家的壓迫,是其自主性選擇逃離被控制的命運,並非被淘汰的一群人。對於 Zomia 高地人民的概念,撣邦的情況是否真為如此?自此與 Zomia 對話,討論撣邦如何形塑共和國的想像,內部差異性為何,以及受到哪些因素影響撣邦的邊界建構與維持。
二、歷史上的撣邦
(一)妙香國
撣邦的邊境並非從古至今即為如此,現今的撣邦邊界是在二戰後受到「國家建構」影響所定。在歷史上,撣邦人民與周圍的地區存在許多互動。在中國唐宋時期,由今日雲南、貴州、四川西南、緬甸北部以及寮國、越南部分地區建立「大理國」,因崇尚佛教又名「妙香國」。撣邦的人民與雲南、寮、泰一帶互動頻繁,與雲南、泰、寮為同一區,並不會受到國家疆域的限制。到了19世紀,西方勢力逐漸進入亞洲,英國即為第一個進入緬甸的國家。英國在征服緬甸後,設置撣邦,成為英國保護的邊區領地。由於在這之前,撣邦各地沿用元朝「土司」管理制度,因此即便為英國統管,但實際上在各區域仍是由「土司」各自為政。
(二)英國殖民勢力
英國殖民勢力進入緬甸,開始將西方行政區的概念帶入緬甸,設立撣邦及各個邦,原先撣邦並不隸屬緬甸本部,主要由土司們治理。在英國殖民後期,撣委員會召開「彬龍會議」,土司們討論在英國離開後要將主權交由撣邦委員會,並聯合幾個邦組成獨自自主邦,向英國爭取聯合獨立,在此過程中聯邦委員會制定了撣邦國歌、國旗與節慶。聯合獨立後,成立緬甸聯邦,頒布憲法,然而緬甸聯邦執政黨吳努藉由中國國民黨部隊遺留撣邦的理由,為驅逐國民黨軍,出兵撣邦,爾後又受到緬甸軍事強人奈溫將軍奪取政權,緬甸聯邦因而瓦解,各邦及軍閥開始與軍政府展開長期對抗。
原先撣邦北部高原地區的人民生活相對不便,缺乏醫療,因此將罌粟視為藥品,並有種植的傳統。受到中國鴉片貿易影響,雲南的苗族及瑤族開始將種植鴉片的技術帶往撣邦。英國殖民時期,雖設立菸館及鴉片法,但因當時鴉片獲利高,與中國貿易為此地族群的傳統,走私貿易依舊盛行,且撣邦北部環境地勢適宜,大量種植罌粟,撣邦成為鴉片銷往世界的產地之一。即使在英國離開後,由於當地生活較為困頓,農民為求溫飽,仍繼續以種植罌粟當作經濟收入來源,成為維持緬北山區農民生活的農作物。當代各國為了遏止「毒品」,對緬、泰、寮施展壓力,在泰國政府禁毒政策下,罌粟種植轉往緬甸邊區較不易受到政府掌控的區域。緬甸國家內政與經濟受到英國殖民時期影響深遠,成為今日緬甸內部高度複雜性的因素之一。
(三)國共內戰的遺留:國民黨部隊
1949年,由於國共內戰因素,國民黨部隊進駐雲南、泰國及緬甸北部地區。50年代國民黨軍在美國幫助下以撣邦作為反攻的基地,1961受到聯合國方面壓力,國民黨部隊被強迫解散,部分移往台灣,但仍有兩個軍隊(三軍、五軍)留在當地。這些軍隊流離於泰緬邊境,成為游擊部隊,在泰北,因冷戰時期反共因素,軍隊與泰國政府間達成協議,為泰國政府征戰得以留在泰北。緬甸的國民黨軍則與抗日軍合併為93師,成為金三角地帶的居民,因擁有作戰能力及武器,形成類似軍閥的部隊組織。
在台灣斷絕金援後,為維持軍隊生活,部分國民黨軍成為馬幫軍隊。馬幫是金三角地區特有的商業型態,與鴉片貿易有密切關係。馬幫的貿易網絡橫越中國西南與寮、緬、泰山區,原先是藉由買賣一些日常用品及寶石、藥材,時間久後一幫一幫的人形成規模不一的集團,由於位處偏僻、交通不易,馬幫成為邊區主要的貿易來源。當鴉片逐漸變成當地盛行的商品,馬幫的交易貨物轉以鴉片走私為主,加上馬幫擁有武裝團體,類似所稱的鏢局,藉由控制繳交過路錢以維持部隊運作的經費來源。
(四)自由撣邦:獨立建國
撣邦人民在與軍政府對抗的過程中組織撣邦軍,聲稱為收復國土而與之對立。然而撣邦軍內部的分裂使部分與緬甸政府達成停戰協議,其餘則繼續與政府抗爭。緬甸政府對各邦展開武力追擊,撣邦內部傣族人士對此則宣誓為撣邦獨立自由平等而奮鬥。其中被稱為毒品大王的坤沙則宣示要對抗緬甸獨裁政府,並建立「撣邦共和國」。由於緬甸族群複雜,對緬甸軍政府而言,與之對立的組織皆被視為「少數民族分裂份子」、「反政府的武裝行動」,而非被視為是毒品集團。各地組織與緬甸軍政府的對立因素不一,撣邦內部的差異性使今日撣邦與政府間處於分分合合狀態,部分撣族人仍為「自由獨立」持續鬥爭。
三、坤沙的撣邦共和國
(一)部隊與鴉片
坤沙被稱為毒梟大王,小時在部隊成長,因此學習到部隊的作戰技巧與技術,後經營毒品生意,藉由武力的擴張,逐漸取得緬甸撣邦等土地,控有緬、泰、寮地區的海洛因產地,種植鴉片銷往海外。坤沙旗下握有一批具有武力的部隊,部隊主要是由國民黨留在緬甸的軍隊所組成,從游擊隊訓練並集結各地部隊,發展成具有強大武力的軍隊。坤沙藉由擺夷族與緬甸之間的恩怨,結合擺夷勢力增加聲望,以「收復擺夷山」為口號穩固在緬北的勢力。一方面,坤沙除了與各地部隊斡旋,又向緬甸政府宣誓效忠取得合法身分,加強控制領區內的罌粟種植,設關卡徵收過路稅,增加部隊經費,並在其毒品王國發行品牌,旗下設有提煉廠、發電廠、學校、衛星電視等設備供部隊維持生存。雖然坤沙所從事的是被認為「毒品」的交易,但其對部隊內部卻設有「禁吸鴉片」的禁令,作為約束部隊成員的紀律,被視為是有組織的軍隊團體。
(二)金三角地帶
坤沙巧妙利用「金三角」地帶長期存在的族群矛盾,不斷擴大勢力範圍,由撣邦擴展至泰北及寮國一帶,在當地留下許多營房、碉堡的遺跡。為了穩固在撣邦等地區的控制權,坤沙部隊與緬甸軍政府長期對抗,並以爭取撣邦「自由獨立」為鬥爭的口號提出建立「撣邦共和國」的主張,將製毒、販運作為經費來源。各國政府包括美國為緝拿「毒品大王」與之對抗,然而坤沙利用其在山區游擊作戰的優勢贏得不少勝仗,泰國政府原先為追緝坤沙,與美國聯合圍剿金三角地帶,後因泰國政府為方便運送緬甸包括玉石、寶石、柚木等資源走私泰國,有條件讓坤沙部隊有空間發展武裝,並未對其趕盡殺絕。除了與各國政府周旋,坤沙更與當時台灣政府保有密切關係,成為東南亞寮、緬、泰交界處山區的領導者,對當地經濟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金三角地帶橫越寮、緬、泰邊境,主要是位於山勢較高的地區,範圍則與撣邦不完全疊合,且邊界具有變動性,而坤沙所建立的撣邦共和國領域雖與撣邦地區幾乎一致,然實際上坤沙的勢力範圍卻不包括整個撣邦。因此,坤沙的撣邦共和國想像在內部產生不少質疑聲浪,並非同質性群體。金三角地區由於地形複雜,外人不易進入,加深了政府對其掌控的難度,坤沙利用此地的地形與氣候,種植罌粟維持部隊生存,擴展王國領域,打破國家疆界在此處的限制。
(三)王國瓦解
隨著國際對「毒品」的禁令與打擊,以及阿富汗等地毒品產地興起,使坤沙的「毒品王國」逐漸走向衰弱。加上坤沙軍隊內部的差異性擴大,內部逐漸產生分裂,軍隊出走,不同部隊間發生利益衝突。緬甸政府則利用族群矛盾分化坤沙部隊,由於部隊內領導階層皆由漢人擔任居多,坤沙也是一半漢人一半傣族,甚至傳出坤沙的作為是在犧牲傣族人權益的傳言,造成部隊族群間關係緊張。傣族人當中又有派系分別,紅派偏向共產主義,反對販毒,因此部分投靠緬甸政府。不同勢力的分化、緊張源於族群部落的歷史恩怨、族群複雜性以及利益分配問題,內外衝擊使坤沙建立的「撣邦共和國」逐漸瓦解,最後在軍事及政治壓力下選擇與緬甸軍政府達成協議,棄械投降,坤沙則離開其所建立的毒品王國飛往仰光終老。
四、與 Zomia 對話:國家效應?經濟權益?
James C. Scott 在《不被治理的藝術》一書中從國家效應的角度去檢視位於東南亞高地的人群,提出的 Zomia 概念,認為高地社會是「國家效應」的產物,面對低地的政權中心擴張,人群為逃離被控制成為國家限制群體,逃往高地生活,關於其表現出來的文化、經濟型態、社會結構是自身的選擇結果。Zomia 的範圍包括從今日的中國西南、雲南、寮、緬、泰、越南至印度高地,橫跨不同現代國家的疆界,這個區域並沒有明顯的界線,界線也非如地圖般直線交錯,而是流動性的概念想像。生活在 Zomia 圈的人們,雖然看似較為困頓、交通不便,但作者認為這不是文明邊緣人、被淘汰的群體,相對的,是他們選擇性地逃離國家掌控,來到地勢艱險不便、易守難攻的山區發展自身文化,是具有能動性的政治選擇。
對於 James C. Scott 在 Zomia 概念中以「國家效應」作為論述核心,來說明東南亞高地人民的立場,撣邦人民與政府間的關係是否真如此?撣邦共和國的建立想像 Zomia 概念是否忽略某些面向?首先,Scott 認為高地社會是「主動拒絕國家」的立場,以游耕、採集、貿易去達成平等的社會結構,之所以採取游耕方式並非是農業技術落後,而是選擇性放棄定耕生活用以維持貿易間的供應與平衡。再者將高地對低地國家想像是一種「對話式」,高地社會有意識性的去強調「平等」、「自主」與「移動性」,包括經濟、政治結構都是因自主性選擇而產生。對此,撣邦地區以及寮、緬、泰山區的人民確實具有能動性,包括在抵抗殖民政府、緬甸政府的控制,以及在山區移動的流動性,但這背後是否完全是為了爭取平權、自主的概念,又或者是為了抵抗被納入國家系統。
檢視撣邦與金三角地帶對抗政府的部落、組織團體,可以發現逃離政府掌控的原因並非是如此理想、純粹性,「經濟利益」、「族群矛盾」才是當中更為重要的關鍵。由於地勢閉塞,貿易是高山地區長期以來的經濟來源,後期因西方勢力漸入,開始大規模種植罌粟等作物,成為當地經濟收入來源,加上國民黨軍部隊的遺留,軍火用以維持走私貿易。不同族群部落與部隊間,常因利益發生衝突,時而合作時而為敵,並沒有明確的我群、他群界線,與政府間亦為如此,以坤沙部隊為例,為了能取得合法身分,曾與緬甸政府達成協議,但一方面又擴張自身武力以式對抗。為了維持部隊生存,將鴉片販售、走私貿易、收取過路費作為增加經費的來源,又因要維護龐大的經濟利益,將經費購買軍火、擴充軍力。也因此,「軍隊」、「毒品經濟」與人民經濟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政府的勢力進入勢必影響當地經濟,包括需繳納稅收給政府,原先山區經濟生活已屬不易,國家勢力不僅無法保障當地經濟利益,法律、權力的進入反而可能限制經濟來源,高山居民因而不願意與政府輕易妥協。
除了經濟上的利益衝突,再者是內部的異質性差異。緬甸族群複雜,歷史種種因素使相異的部族間存在長期矛盾,矛盾的原因包括利益衝突、土地糾紛、信仰差異等等,並非同質性的整體。雖然 Scott 有提及高地社會的階序性及內部差異,但各族群面對政府壓力抵抗的原因不一,有些是族群間不合,例如緬甸軍多為緬甸族,其餘少數族群認為被緬甸族統治會喪失其自身文化及權益。另外則是原本像是撣邦、寮、雲南等地在早期即自成一區,故部族由土司管理,居民互通有無,邊界的自由性卻在殖民勢力影響下,現代國家的界線硬是將這些區塊劃分,造成複雜的族群矛盾。因此高地與低地的關係不能完全視為「人民」與「國家」的差別,又或者是「逃離國家」的觀點,國家概念相當晚近,若早期部族已具有管理組織,是否能以部族間的視角來討論?「逃離國家」、「與政府對抗」在某些時候考量的多是權益問題,涉及經濟貿易、族群結構、生活社會層面,這是 Zomia 概念思考撣邦等地發展似乎較忽略的面向。
五、結論:什麼維持了撣邦共和國的邊境想像?
從撣邦到撣邦共和國的建構,邊界並非永不變動的實線,隨著不同時間、群體間關係皆可能影響邊界的範圍與形成。今日的撣邦界線是在英國殖民時期所制定,但在過去歷史上撣邦實際與雲南、寮、泰邊境多有互動,撣邦內部也具有複雜的群體關係。由於緬甸如同軍閥割地,部隊各自為政,政府又為軍政府把持,族群差異及利益衝突使緬甸邊境充滿變動、模糊性。坤沙所建立的撣邦共和國想像亦是在群體互動過程中產生,藉由「軍火」、「毒品經濟」維持邊境的基礎,並以「自由撣邦」、「撣族獨立」去建構國族想像共同體,打破原先既有的國家界線。
邊界的變動性更使今日撣邦、緬甸乃至東南亞國家邊界充滿人群能動性,藉由與政府的對抗去維護自身權益,也因權益再次與政府合作。全球化下的人群流動並非是單方面的被動,看似疆界模糊,然而國家、政府的建構與運作卻又以另一種形式存在。群體間的界線模糊亦如國家邊界,形成不同程度大小的勢力範圍,彼此間藉由互動去形塑自我的邊境認同,隨時間變動群體間的關係與邊界也將隨之再次產生變化。
六、參考資料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王宏仁、郭佩宜,2009,〈導論: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何明彥,2013,〈緬甸華僑社會發展與認同的變遷〉。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專題研究論文。
何翠萍、魏捷茲、黃淑莉,2011,〈論 James Scott 高地東南亞新命名 Zomia 的意義與未來〉。《歷史人類學學刊》(9)1:77-100。
何翠萍,2012,〈從高地東南亞或西南中國談人類學的區域研究〉。年會:區域研究臺灣人類學。
李雪雪,2012,〈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東南亞研究所:碩博士論文。
徐仁修,2000,《罌粟邊城》。台北:遠流。
班納迪克·安德森,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
陳文,1996,《昆沙:金三角傳奇》。台北:允晨文化。
翟振孝,2005,〈族裔、地域與文化展演:近半世紀東南亞緬甸華人的社群建構〉。論文發表於「2005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辦,4月28-29日。
陳宜亨,2013,〈異域下的孤軍:泰緬國軍後裔身分問題〉。《族裔.他者.漂流.變遷:從影像文本再現移民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James C. Scott, 2009,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百度文庫,〈淺析中緬跨界民族問題:以傣/撣族為例〉。 http://wenku.baidu.com/view/7d3b161010a6f524ccbf85dc.html。取用日期:2014/6/26。
維基百科,2014,〈撣邦〉。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E%B8%E9%82%A6。取用日期:2014/6/26。
維基百科,2014,〈撣邦共和國〉。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E%B8%E9%82%A6%E5%85%B1%E5%92%8C%E5%9B%BD。取用日期:2014/6/26。
撣邦先驅報,2012,〈撣邦與緬甸聯邦的恩恩怨怨〉。http://blog.udn.com/maesai4394/6872629。
百度百科,2014,〈金三角〉。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3698/5037585.htm。
寶結百家新村,〈坤沙外傳〉。http://www.tapah.com/index.php?khun_sa=khun_sa_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