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貧窮文化》書寫的社會背景

     「貧窮文化」,是作者對於墨西哥五個不同家庭的一天進行客觀的描繪,試圖探究個人及至家庭如何受到制度的影響,展現出文化和人格在生活中的關聯。我們時常對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地理等基本概況多有所認識,但對於這個國家的人民,特別是低收階級人們的想法卻幾乎一無所知。

        身為一位人類學家,作者思索人類學者之於現代社會職責的同時,並將關注的目光轉向平時較不為人重視的「貧窮者」身上,且是處於較低度開發的國家墨西哥。作者之所以選擇以此作為田野的對象,在於其認為傳統人類學者多對原始民族做研究,卻忽略在世界體系中的邊緣體,而社會邊緣的人們在某種程度卻反映出文化樣貌。

  作者進行田野的方式是與五個不同的墨西哥家庭分別相處一天,藉由生活中的直接觀察做紀錄,這與以往人類學者研究的對象有所不同,並非是社區、個人,而是家庭。但為何從「家庭」的角度切入?

        原因在於家庭作為國家的最基本的單位,如同一個小型社會,從家庭成員的互動與平日生活,觀看整個社會的運作,以至於制度的影響,有助瞭解人類更為真實的生活環境,這也是此書最大的意涵所在。作者在當中使用了四種研究方法,「概論式方法」是以家庭做研究單位,將家庭與較大的文化做連結。再者是「羅生門式技術」,指透過家庭成員的眼睛來做類似於自傳的描述,並帶有客觀的觀察。第三種是選一個家庭生活中發生的特殊事件,觀看家庭的反應。最後是仔細觀察家庭一日的生活過程。

        幾種方法中,個人對於最後一個方法特別感興趣。我們可能日復一日地過生活,並不覺得每一天有何新奇?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使每天發生的事情不同,但都是日常生活的展現。因此作者不去選擇特別的紀念日、節日做描述,而是盡可能讓家庭的面貌自然顯現,實有寫實的意味。

  墨西哥社會,隨著革命、政府倒台,社會變遷的步伐帶來經濟上的改變。人口增加以及都市化浪潮,使社會出現蓬勃景象,而當中影響最深的即是美國文化的進入。商業性的廣告、商品使墨西哥成為資本主義下的一環,但在日漸繁榮的表面下,卻無法掩蓋社會逐漸產生的問題,特別是貧富差距在人民生活的呈現。從第一個家庭「馬廷奈家」的身上也能略見社會變遷帶來的影響。

        家庭中的核心人物-父親丕多羅,曾參與國家革命,並當過政治家、律師,一生在追求一種理想、主義。對他來說,財富及地位永不敵理想來的重要;然而,如此具有理想的人物卻在離開政治圈後成為一位成天辛勞的農人。在信仰上,丕多羅經歷了天主教改宗成基督教,又再失望之際漸重回天主教身旁。一生看似多變只不過是時代的產物,即便如此,從丕多羅與家人的互動仍舊能從中窺見社會變遷下人物的無奈,與面對貧窮的應對態度。

  「貧窮文化」,也許只是描述五個不同家庭的一日生活,但平淡生活的運作正是時代變遷的展現。藉由人類學家的眼睛,觀看家庭互動的同時,也在重構底層人物的文化面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