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觀影心得

  社會運動是一群有組織的人有意識地進行計畫行動。社會運動又可分為幾類,其中以革命運動最為激烈,是對現有體制、秩序極度不滿所造成的反抗,企圖推翻現有結構,這些社會運動背後的因素不一。但又是什麼使得一個個體開始萌生反抗的念頭?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裡,格瓦拉在遊歷南美各國過程中,對社會的看法有極大的改變,尤其是在經歷各種不公義的事情,包括階級對立、貧富差距及殖民者帶來的迫害等,導致格瓦拉發動後來的革命。這趟旅程是格瓦拉對人生、社會的再思索,想以理念來重建社會,更能這樣說:「此旅途本身就已是一場革命」。

以下幾點來討論社會帶給格瓦拉的衝擊:

一、資本主義與貧富差距


     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本身就是一場「資本主義」的掠奪,被迫害的人與古文明象徵資本主義的勝利,但這勝利卻是極度不光彩。殖民的後果帶來了「貧富差距」的問題,商人甚至中產階級與農民、勞工的處境形成強烈對比。貧富的懸殊差距直接導致「階級的不平等」,中上流社會擁有的資源遠高於底層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正是主因,對底層的勞工來講,能溫飽是最大的滿足,相對於此,對上層階級來說溫飽卻永遠不成問題。

    「貧富差距」與「階級對立」可以說是資本主義下的產物,此影響不僅在南美洲,全球化的今日,世界早已成為資本主義下的一環。想當然爾貧富與階級的問題在世界各處比比皆是,只是嚴重與否,很少人能單獨存在於大體制外,即使是少部分的群體也正遭受資本主義的滲透,比如共產主義。各地相互影響讓世界成為一體,結構下的彼此逐漸趨向單一,讓獨立於結構下的個體難以生存。

     南美洲的階級對立還存在於「文化」上,西班牙對南美洲原住民來講是外來的政權,侵略帶來的文化如今卻成為主導優勢,以語言上最為明顯,西班牙語甚至成為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的官方語言。影片中,一句「他們是這塊土地的人,卻在自己的地方連個遮蔽的地方也沒有」,看出強勢與弱勢文化強烈對比,主角從阿根廷出發經過南美各國,西班牙語是共同的溝通工具,對照於安地斯山脈的原住民印地安人及馬丘比丘的古遺址,原文化的消逝令人不勝唏噓。

二、社會不平等


     貧富差距與階級對立都可是不平等下的一環,但在影片中還有一點是人性的不平等。「亞馬遜河」阻隔了痲瘋病患和「正常人」,「麻瘋村」是一個象徵,如同存活在主流社會下的邊緣人,能與之接觸,卻永遠被排除在外。他們是社會的弱勢者,沒有受到應有的平等對待,被社會體制歸類為「異者」,所以必須隔離在「痲瘋村」接受治療。

      而阻隔兩邊的「亞馬遜河」就像是整個社會不平等的分界線,硬是將社會區分開來,貧與富、上與下階層,以及許多被視為「異類」者的次文化亦是。這些不平等是人將之加以分類,有意識的區分彼此,不平等不會只侷限在特定地方,意即其如全球化一般存在於每個社會中。「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不公平的現象並不會因為革命而消失,卻可能隨社會變遷而加深。

三、突破界線


  種種不公平帶來的衝擊,格瓦拉卻欲衝破這道防線,先是在「痲瘋村」不願戴手套直接和病人握手、與患者一同飲食,再來游泳渡過「亞馬遜河」到「痲瘋村」、將錢送給礦工,這些作為都已「違反」社會的常理,跨越界線的阻隔是格瓦拉對不公平的反制,可以解讀為為打破社會結構的行為。

    「突破界線」更進一步的反應即是格瓦拉和卡斯楚發動的「古巴革命」,將對社會現狀的轉化為實際行動,其試圖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共產社會,對抗殖民式資本主義帶來的經濟剝削。革命背後的因素正是由許多不公不義之事累積而成,組織與力量的結合,使得社會結構也因此動搖。

四、重構社會


     格瓦拉的革命行為已是重建社會的一種表現,欲推翻原有體制,建立新的社會,對格瓦拉而言,人生的轉捩點是親身經歷過社會的不公不義,使他萌生反抗的念頭,此轉變亦為人生再建構。 

   「社會運動」讓人想起印度的聖雄「甘地」,其為反抗英國的殖民,展開「不合作運動」,他的非暴力理念成功使印度脫離英國統治,也影響到其他被殖民的國家。格瓦拉也受到甘地的理念影響,不同的是格瓦拉並非用非暴力的手段進行「重構社會」,但相同的則是兩者皆經歷了人生某些事件,而這些事件是一個轉捩點,格瓦拉是遊歷南美洲受到衝擊;而甘地則是留學英國接觸到不同的理念。

     「重構社會」背後的主因即是接受到某種想法、事物或者衝擊,產生對舊有體制的反抗,重新建構一個符合理想的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