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

獨處的空間:界線的重要

      有的時候喜歡待在自己的房間,聽聽音樂,看個書,好好沉思,讓身心放鬆,也讓情緒可以釋放、沉澱下來,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這幾年,發現有自己的獨處空間很重要,因為一整天下來,我們都會產生很多的思緒和情緒,有些是和他人、家人互動帶來的,有些則是受到工作上的壓力、社會事件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花一些時間,去省思、梳理自己的情緒、感受,讓能量代謝,才能好好更新。

      小時候,因為父親長期在外地工作,我和媽媽、妹妹睡在同一間房間,沒有自己的空間,彼此的能量場和情緒都容易互相影響,個體界線模糊。這會產生很多問題,因為一個人的能量、情緒感受都可能沒有適時地整理好就跑到他人身上,讓我們以為這是自己的情緒,其實卻可能是他人的。

      也有可能自己有一些尚未處理好的情緒感受,和他人的創傷共振,造成情緒被放大,自身容易不舒服,有點像是情緒裹著情緒不斷擴大,無法找到抒發、排解的管道。

      小學轉學後,因為心靈創傷的壓抑,其實需要一些空間去釋放,但和家人長期待在同一個空間,害怕家人知道自己內心的感受,只能偷偷躲在棉被裡哭泣釋放。

       大學時家裡舊屋翻新,現在有自己的房間了,當內在深處的創傷是時候能夠去面對時,就可以一個人好好痛哭一番,讓情緒代謝出來;或是聽個音樂,將內在的感受繪畫抒發出來;抑或隨性舞蹈,釋放累積的能量,這些都很好,才能讓心靈能量適時流動。也因為擁有獨處的空間與自己相處,反而和家人的關係改善,能量較為和諧運作。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親密也需要界線的。若彼此一直黏在一起,會失去獨立個體的存在,內在反而感受到失去了自己,因為我們不管跟誰在一起,都還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從母親的子宮誕生,但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而是完整的個體,所以需要有適當的界線,彼此才能擁有更健全的關係互動,而不是雙方情緒、思緒相互糾纏。

      一個人必須先回到完整的狀態,成為獨立個體,在和另一個人相處時,才能享受關係的自在與親密,也不再恐懼害怕敞開內心後會失去自己,或感受到黏膩的窒息感。有適當的個人空間和人我界線,才有穩定的內在與舒適的親密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