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我是誰?潛意識的探索

        關於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人們在往內探索的過程中,必然會開始想了解自己,去思考自己的個性、習性和特質。那麼我對自己的理解又是如何呢?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容易被潛意識影響的人,日常生活有時會突然感受到內心的沉悶、憂鬱或者說不出口的悲傷。

        有些不舒服的感受內心知道原因,但部分感受則無法清楚描述這樣的情緒與感受來自哪裡、曾經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從星座命盤上來做解析,我的星盤裡,太陽、水星、冥王星都落入了12宮。12宮意味著潛意識、心靈宮位,有星星落入12宮的人即容易被潛意識的能量影響。

        潛意識就像一座大海,潛藏著累世的所有感受。我們可以想像,當「自我意識」被丟入汪洋大海中,容易找不到方向,感到茫然和莫名的焦慮。

        而太陽代表著「自我」,當自我被隱沒在大海中,人生經歷很常體驗到「失去自己」的議題,或者很難描述「自己」究竟是什麼?

      「我是誰?」、「從失去自己到找尋自我」,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今生很重要的課題。我無法很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樣貌?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想要什麼?害怕什麼?

        正面來說內心可以有很大的接受性,似乎什麼都能夠嘗試,容易接收到靈感和直覺;在另一面卻對「自己」感到模糊,甚至當別人呼喚我的名字,會覺得「那個人是我嗎?」,怎麼感到有些陌生。

        正因為想找到方法幫助自己不過度被潛意識能量給影響,我開始把那些無法訴說的情緒、感受書寫下來,以及用自由繪畫的方式畫出心靈想說的話。

        藉由寫作和畫畫,重新去理解內心深處的樣貌,那些被困住的限制性信念,和過去未處理的陰影與恐懼。在創作裡,內心感到放鬆和舒緩,沒有任何的限制,得以盡情地探索。

        發現原來所謂的「自己」有很多的面向,當我們試圖將自己統整成一個樣子,卻也同時壓抑了其他面向的可能。可是我們的潛意識裡有著累生累世的經歷,有著各種性格,又怎麼可能只有「一個自己」呢?

        與其去整合潛意識,倒不如允許那些面向的存在,允許內心有她的恐懼與害怕,理解她的經歷,不用急著要出來見人,否則內心一定只會更想躲藏。

        我不再執著找尋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讓內心所有的面向呈現,允許他們的存在。我不僅是一個「個體」,同時也是一個「整體」,擁有多元的色彩樣貌,就是自己了。

☘️我們總渴望著向陽,卻忽略在陰影處有一部分的自己留在了那裡。認回那些陰影,就是認回了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緩慢聆聽自己

好多的壓力 想要讓它流動 不需快 而是慢   慢得能夠感受到心 慢得能夠聆聽自己 慢得能夠享受愛 在每個時刻與自己 在一起  - - - - - 我喜歡這樣的緩慢 而沒有壓力 我喜歡這樣的自在 能夠徜徉 我喜歡這樣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