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情緒感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情緒感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我是誰?潛意識的探索

        關於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人們在往內探索的過程中,必然會開始想了解自己,去思考自己的個性、習性和特質。那麼我對自己的理解又是如何呢?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容易被潛意識影響的人,日常生活有時會突然感受到內心的沉悶、憂鬱或者說不出口的悲傷。

        有些不舒服的感受內心知道原因,但部分感受則無法清楚描述這樣的情緒與感受來自哪裡、曾經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從星座命盤上來做解析,我的星盤裡,太陽、水星、冥王星都落入了12宮。12宮意味著潛意識、心靈宮位,有星星落入12宮的人即容易被潛意識的能量影響。

        潛意識就像一座大海,潛藏著累世的所有感受。我們可以想像,當「自我意識」被丟入汪洋大海中,容易找不到方向,感到茫然和莫名的焦慮。

        而太陽代表著「自我」,當自我被隱沒在大海中,人生經歷很常體驗到「失去自己」的議題,或者很難描述「自己」究竟是什麼?

      「我是誰?」、「從失去自己到找尋自我」,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今生很重要的課題。我無法很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樣貌?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想要什麼?害怕什麼?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真實的感受

我想呈現真實的自己

真實的感受和情感


過去壓抑了許多 

也不知不覺否定了自己

覺得這個可以或不可以

總是給自己設下許多的標準


為什麼不能想念呢?

為什麼內心不能有愛呢?


有愛 不代表要得到回應

但不再去否定自身的感受

不再告訴自己這樣不可以


允許愛在心裡流動

不會因為外在的變化而消失

因為 當愛能自由流動了

心才不會生病或受傷


當我們不再否定自己真實的感受

內心的傷口才能慢慢癒合

回到最初的愛與連結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愛的感受

        理智雖然能讓人看起來具有邏輯和判斷力,卻也可能讓人失去情感,失去對愛的感受。

        頭腦很聰明,會用很多方式和角度去分析,告訴你現實怎麼樣,你應該怎麼做,不可以怎麼樣,怎樣才是「安全」的。

        但頭腦的理智,因為有太多的分析和評斷,阻隔了我們對「心」的感受,心裡的感受被隔離了,愛也就壓抑了。

        音樂是心靈的好夥伴,溫柔的音樂總能適時打破外在理智架構起來的殼,將心底的感受浮現出來,讓我們看見。

        原來,在情感上,自己不是不在乎,是因為理智總認為現實因素與環境的考量,無法與對方互動,那麼就要將這份情感保存起來,放在心裡就好。不去打擾對方,或許就是最好的祝福。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面對內心深處與集體潛意識的恐慌

        前晚雨下得特別大,半夜被雨聲驚醒,心裡擔心著屋頂會不會突然被風吹走,這風雨很像颱風來臨。

       瞬間的雨勢挾帶滾滾黃沙傾瀉而下, 在家門前匯成了一條河流,以前好像很少這種情景呢,或者說這幾年我都不在家,只有假日回來,所以也沒有很留意這裡的環境。

        早晨到學校上班,新聞陸續報導女學生在校門口被水沖跌倒的影片,看起來怵目驚心。心想還好今天是搭車,這水勢若騎車肯定也很容易被沖倒。台灣大道這個路段因為是下坡,加上排水系統設計不良,一遇到大雨就容易淹水。

        說到最近的環境壓力,想起這週的某天不知為何心底突然感到一陣恐慌,那恐慌是關於:未來幾年兩岸會不會發生戰爭?但這不安與焦慮,似乎也不完全是自己的,而是來自於群體深層的恐懼,畢竟如果發生戰爭,影響的層面真的是無法想像。

        我試著安撫內心恐慌的情緒,在內在與自己對話:「如果發生戰爭了會怎麼樣?」、「如果一無所有了又會怎麼樣?」、「那如果死亡了我會怎麼樣呢?」

2023年4月2日 星期日

內心的意識與覺知

        這週假日將房間整理、打掃空間,整理好房間,感覺清爽多了。

        播放輕音樂,靜坐一會,內心慢慢安定下來,本來困擾的思緒也隨之鬆開。

        平常忙碌時,要有時間靜下來真的很不容易。若每天能花一點時間,哪怕是十分鐘也好,靜坐感受自己的呼吸,舒展身體,都能讓身心舒緩許多。

        突然想起以前大學時期去了幾次中國,都剛好觸碰到心底的感觸,使得潛意識的記憶浮現。曾經很疑惑為什麼是在中國?後來發現,原來是好幾世靈魂都投生在那塊土地上,還有民族交錯的地帶,內在多少有些情感,仍會好奇與關注那個社會的發展。

        對地球母親來說,國家都是人類建構出來的,而土地域靈則與地球母親連結在一起。

       若撇除現今中國的政權不談,說實在內心還想再去一些地方走走看看,看看古鎮小巷裡的老人、小孩,以及當地人們的生活,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呢?跟我們有什麼一樣或不一樣的地方?然而以目前的政治局勢,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還真的很難說。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梳理內心的感受

        有些我們以為過去的事,原來都還存留在心底,只是當時內心不知為何會發生那些事,也許是某些誤解,也許是某些遺憾,然後就這麼放在了心中。

        日子就這樣過著,時間又往前挪移,不知隔了多久,回頭望見過去的自己,望見那些人生裡發生的事情,原來已經經過這麼久的時光,當時過不去的感受又跑了出來,現在的自己終於能去面對了。

        或許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改變事情的發生,但我們能好好活著,用心珍惜活在每個當下。當時間拉長,有天,我們也終於能在心中回憶過往,去面對當時的情境和感受。

        也許當時的我依然感到悲傷與難過,但現在的我終於可以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終於有了勇氣陪伴自己重新去看見那些遺憾,心境也慢慢有了轉換與改變。

2023年3月4日 星期六

與內心對話:關於想念

 🌱:親愛的內心,想請問你,怎麼看待想念的感受?有時會很想念,這種感受突然跑出來。

🌸:想念,是一份愛,會想念,背後都是有愛的,有愛就有想念,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想念的感受,有時來自於累世的緣分聚合,有時則是內心對於某些人事物仍有許多的情感和牽掛。

比如聽歌時,突然想起久遠的感觸和回憶,或是想起曾經在某個國家發生的事情,特別喜歡聽一些曲風的歌曲。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宇宙中不同維度的存在

        或許我們會好奇,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的維度(次元)存在?維度之間的差異又是什麼呢?

        試著將內在與靈魂的觀點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 - -

        地球是一顆約位於3-5維度的星球,而宇宙中則存在著不同的維度,目前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宇宙,維度已超過12維度,並且仍不斷向外擴展當中,在這個宇宙之外亦有其他宇宙的存在。

        為什麼說是3-5維度呢?因為在地球物質界的人類是位在3維度左右,但地球還有非物質性的空間存在,也就是靈界、龍族、精靈等眾生約位處的4-5維度。

        因為位處的維度與空間不同(頻率不同),人類也就無法以肉眼看到其他眾生的存在,但祂們仍然與我們共同身處在這顆星球之中,體驗著各自的生命旅程。

        宇宙,分成了不同的維度,維度與維度之間是重疊存在的,並非是一條線的區隔。

        目前整體宇宙仍然在不斷地向外擴展,但同時宇宙的核心也在向內收縮,擴展與收縮同時在進行。

🌱不同的維度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記錄每個當下的感受

記錄每個當下的感受,就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也許是開心、難過、悲傷、痛苦,或者思念。

將這些感受記錄下來,看見每個心裡的面貌。

因為看見了,所以就不再逃避、不再壓抑。

內心會有種感動想哭的感覺,很久沒有這樣對待自己了,所以才累積那麼多的傷。

傷口的復原,得先從願意陪伴自己開始,先讓內在感到溫暖,慢慢長出力量。

等到修復足夠了,完整感受到愛,自然而然就能去愛了。

學習與自己相處

先與自己好好在一起

學習和自己相處

當我內在穩定了 外在自然而然穩定

當我懂得照顧自己了

自然而然就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

當我能夠去理解自己的感受

自然而然就能去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走著 也在感受著

每一步的當下

學習如何去關懷、去愛

擁抱每一個自己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探索我們的內在宇宙:潛意識的創傷與轉化

什麼是內在宇宙?和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樣的關聯?還記得童年發生的事嗎?是不是有些痛苦的記憶被我們壓到了潛意識深處卻以為遺忘了?
       每個人的內在都存在著一個宇宙,那裡儲藏著我們所有的生命旅程,就像是靈魂的資料庫,記載著旅程中的點點滴滴,也就是人們所稱的「潛意識」。
       其實身為人類的我們,體內也彷彿是一個宇宙運行。像是身體內有著各種器官,器官、神經、細胞組成系統,就如同星系的運行,器官與器官之間會相互作用,器官功能的好壞也會影響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等的運作。
       沒有任何一個器官是單獨存在,我們和他人、社會、宇宙的關係也是一樣的,每個人、每個靈魂都鑲嵌在社會群體的網絡當中,以及整體的宇宙運行之中。互相連結著、支持著彼此,才能促成這個社會和星球的運行。
       既然我們的內在就像是一個宇宙,也就存在多元且複雜的組成,好比各種累世的情緒感受、今生童年發生過的事情、人生各個階段的經歷,就在我們體內運行著,影響著現今的我們。
       當我們能試著理解自己的內在宇宙,自然而然就能夠去理解與外在他人的關係和能量運作。
       那些我們難以理解的感受,也許是悲傷,也許是傷痛,也許是不願去想起的過往,通通都蘊藏在心靈深處。
       也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去梳理內在的感受,讓內在的宇宙能順利運行。若有些能量堵塞,情緒無法釋放,會讓內在宇宙系統運作起來就像是卡住般,連帶影響到我們日常的情緒波動。
       每天花個時間陪伴自己,靜靜地去聆聽內在的聲音:「為什麼悲傷了呢?」、「為什麼想哭泣?」、「是不是曾經發生了什麼事?」,那些以為遺忘的,原來只是被我們壓到儲藏盒裡,不想去看見曾經歷的傷痛。
       或許因為傷口太痛,所以寧願隱藏起來吧。其實我們的心都知道,不要緊的,那就慢慢來,當心準備好了,再慢慢陪伴自己去看見,逐漸去解開過往的心結和傷痛。
       有些是遺憾,有些是被忽視的疼痛,或者感受到不被愛的傷口,很多是小時候發生的事了,甚至是當我們還是胎兒時(胎兒都是有記憶的),感受到的悲傷。
       回溯潛意識深處的記憶,原來當我還是胎兒時,感受到長輩們期待孩子是個男孩,可是我卻是個女孩,內心感到存在本身被否定的感覺,因此造成心靈的傷痕,使得小時候在不知不覺中下意識想把自己變成陽性的能量,以證明自己的存在是值得被愛的。
       當靈魂在投生前會先做功課,了解投生家族和家庭的課題(好比重男輕女、壓抑的能量),再決定拿捏設定課題的輕重,進而投生體驗。若靈魂準備好體驗這些創傷,投生後人生成長過程就會去經歷這個傷痛,然後在創傷中認識自己,進而學習如何釋放傷痛、療癒內心,隨著傷痛的轉化,靈魂成功解開課題,也一併鬆解了家族的思維與能量。
       雖然長大後明白長輩也是受到社會傳統價值觀的影響,沒有誰對誰錯,但過往潛意識裡的傷痕,還是得一步步去把它解開,學習接納原初的自己,那個身為女孩的自己,學習把自己愛回來。
       存在本身即是愛,沒有任何一個人或是性別需要被批判或否定。或許人們會受到傳統價值觀的影響,人們成長過程中也或多或少產生了許多的傷痕,但長大後的我們,當心裡願意時,仍然可以在內心把那些受傷的自己擁抱回來。
       愛,始終是生命旅程中最不容易的課題,與家人、他人以及和自己的關係皆是如此。關係就像是一面鏡子,照映出內心深處的傷口,卻同時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得以去看見隱藏許久的面貌。
       如同潛藏在內在深處的孩子,我們需要溫柔與同理自己的內心,學習如何去善待、關愛自己,進而才有一份力量再去愛他人。🌸

心靈繪畫:轉化與重生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日常分享:安定內心

       這幾天內心好像有比較安定了,前一陣子的混亂似乎稍稍平穩。

        感覺本靈最近有比較常回家(心),之前不知跑來跑去在忙碌什麼,也許也跟前一陣子能量比較混亂有關吧。

        其實靈魂團隊就跟我們的生活差不多,也常常需要開會討論許多事情,像是我們的人生規劃、未來的安排、人脈資源的鋪陳,以及瞭解局勢的變化。

        環境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人生藍圖細微的調整,該怎麼調整?怎麼安排?本靈與靈魂團隊間、本靈與其他的靈魂間甚至和星球規劃團隊常常需要不斷地討論與交流、分享彼此意見。

       當我們感受到內心的不安和焦慮時,可以拍拍胸口,讓本靈知道內心的狀態,不要一直往外跑,忽視自己的人身也需要多點陪伴和安定。

        藉由放鬆與呼吸,學習讓心安靜下來,讓頭腦的思緒慢慢鬆開,感受與自己同在的感覺,陪伴著自己的心,給自己安全感,我們的心也會慢慢安定下來。

        安全感一直都是生命的根基,試著給予內心一份支持與陪伴,當心裡有了信任,有了溫暖,也就不再那麼恐慌和不安。

        有時,慢一點也沒關係,慢下來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心中的存在。

       內在自然而然會引領我們前行。

       愛,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

心靈繪畫


日常感觸:人生步履

        人生所經歷的事情,總有些許遺憾、感傷,有些事不見得能如我們所意的發展,當下難免都會難過、悲傷,甚至疼痛。

        可是人生也都有它的不可預測性,走著走著,又經歷了一些事情,多了些體悟,某天回頭看,那些過往潛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愛過的、想念的,依然是值得珍藏且美好的回憶。

        帶著那些心裡的感傷,在每一天、每個時刻,去感受著,讓情緒自然地流動。

        雖然有些人別離了,也不知此生還會不會再見面。但想必,這些相遇也都有上天安排的用意。

        即便未來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鋪陳,還會遇見什麼樣的風景。如果每個階段、每個步伐裡,能無愧於心,用心過,那麼也就足夠了。

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靈魂回溯:釋放心底深處的恐懼與害怕

        有時,總感覺自己的內在深處有很深的恐懼,害怕別人的眼光和評論,不敢把自己的東西呈現出來,心裡覺得若把自己袒露出來會遭受到傷害。內心恐懼衝突,當他人說話比較大聲或帶有恐嚇的情緒時,內在會嚇到只想把自己縮起來。

       這樣的恐懼甚至影響到了生活,喉嚨像是被壓住般,無法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勇敢地表達出來。加上目前工作的主管是帶有情緒化的個性,當他大聲地質問時,內在恐懼害怕的感受整個跑出來。
       花了許多的時間去處理這樣的恐懼,但心裡有塊破碎的洞似乎無法靠自己整合回來,感覺是曾經發生的傷痛太深了。所以請妹妹幫忙做靈魂的回溯與引導,希望能修復過去的創傷,想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影響到現在自己。(妹妹目前在做身心靈諮詢與整合的工作)
       試著讓自己放鬆地躺在床上,聽著引導詞去感受內在。我感受著,看見有個小小的自己,無助地望著過去的時空。原來是去年想起的那段前世經歷,之前有書寫過一篇關於「被殖民的部族」的故事。
       我看著那世的自己,感到有一部分的意識能量停留在那個時空裡,彷彿固著般回不來,所以心底像是破了一個洞,有著很深的恐懼和悲傷。

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日常分享:整合內心

        人們的內心存在著不同的面向,心靈的運作其實是複雜的,除了潛意識裡各種的感受與情緒,還有累世的人格意識。

        累世的人格意識在那一世結束後,意識並不會消失,會回歸到本靈的一體之中,也就是壓縮在我們的潛意識資料庫。

        所以有時內心突然感受悲傷、難過,或是突然好想去某個國家走走,好想吃某種食物。甚至有時會突然變得很陽性,男生的性格跑出來;又或者突然像個脆弱的孩子害怕受傷害想躲起來。

        其實有時都是我們內在某世的人格或感受跑出來,因為那世的情緒感受沒有完全平衡。那麼我們可以藉由與內心對話學習去整合自己,不然潛意識拉力過大時,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突然感到憂鬱與無力感。

        在每個當下,與我們的內心同在,藉由深呼吸、靜心、冥想,或者書寫與繪畫去聆聽身體與內在的聲音。允許內心的感受自然呈現,也許去看見的過程會不太舒服,但那些感受和情緒都是一種訊號,告訴我們內在怎麼了?哪裡被我們忽視了?過去發生了什麼事?

        不需著急,慢慢地來,需要多些溫柔,願意去理解和接納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平時的我們已習慣往外忙碌,替他人著想,而不是往內陪伴自己。

        允許自己脆弱,在每個時刻陪伴自己的感受,內在的各個面向和人格也會慢慢整合,因為我們不再抗拒、排斥那些面向,精神就不再分裂。那麼,愛的能量重新流動,改寫了過去的感受,心靈的傷也將逐漸修復與癒合。

- -

        壓抑的感受開始鬆軟,像溫柔的種子在我們的心靈緩緩生長,舒緩生活裡的焦慮和恐懼,回歸內心的平靜與安定。

        不安全感來自於心靈上的傷口,當愛逐漸回到我們的內心,也就多了一份心靈上的安全感,多了份力量,穩定我們內在的根基。

🌿跳舞和運動也是很好的方式,好比心靈舞蹈,讓身體與內在帶著我們去舞動,不侷限在任何的動作和形式,就像回到孩子般的歡樂~那麼我們的心也會很開心的。

心靈繪畫


2022年7月24日 星期日

如何與我們的靈魂對話:自動書寫與自由繪畫

        最近,花了一點時間整理自己,包括內在感受和過往的人生,在整理中,學習去整合各個面向的自己和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感受。

        我們可以藉由自由繪畫和自動書寫的方式來釋放內心的壓力和情緒。所謂的「自由創作」,也就是不需要有任何的批判和判斷,內在有什麼感受就寫下來、畫出來,不具好壞對錯,也沒有所謂的美醜,每個人的創作都有屬於各自獨一無二的樣貌。

        然而生而為人常需面對許多來自他人的期待,以及社會的價值觀。藉由創作,鬆開頭腦的判斷與跳脫社會的框架,將真實的感受呈現出來,在過程中找回純真的自己。

        若內在仍會有恐懼,害怕他人的目光也沒關係,我們可以先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讓自己能盡情地抒發真實的感受、想法與情緒,等到內在足夠放鬆與準備好了,自然就能不再害怕他人的眼光,內心也會穩定許多。

        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有助於人們釋放長期累積的壓力,具有舒壓的效果。亦可搭配音樂來釋放及療癒,共振藏在較為深處難以覺察的情緒感受。將過往的情感與壓抑浮現出來,重新看見、梳理,使內心的能量不再卡住,進而能恢復流動。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心底記憶:江南故事

       這段故事是在去年過年期間想起的,只是那時還不知道要如何整理,就先放在心裡,最近覺得好像可以書寫了,試著把故事的輪廓描繪出來,就像在整理我們的內心一般,慢慢梳理過去糾結的能量。

       起先,當時躺在床上聽著「大魚」這首歌時,感到一陣的悲傷從心底深處湧出,彷彿經歷了深刻的分離,眼淚不自覺流了下來。慢慢陪伴自己去感受這股悲傷,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有些回憶湧了上來,那是一段關於思念與別離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在南宋時期的江南地區,大約是今天的蘇州一帶。那一世我是一位生在普通人家的女孩,家境純樸,家中以務農爾偶販售物品維生,但家人希望我能讀點書,不要永遠待在小鄉村,所以在我十歲出頭時將我送到城市裡大戶人家當丫鬟,在大戶人家當丫鬟除了幫忙打雜勞務還能陪伴他們的小孩讀書,也就是書僮的概念。

       到的那個大戶人家,主人們算善良,不會虐待僕人,讓我陪伴他們的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爾偶做點雜務。陪伴的對象是他們家中的公子,大約大我三歲。因為年齡不會差很多,所以讀書過程有許多的互動和歡樂,爾偶會以做詩文對句方式彼此娛樂,那時主要就是讀詩、經、史、文學等等。

       因為互動上滿自在,也沒什麼身分上的隔閡,雖然我是丫鬟,但會玩笑稱對方為「大爺」,生活就是讀書與玩樂相伴,也慢慢培養出感情。在那戶人家待了幾年,後來公子進京趕考那段時間,剛好我家裡傳來家人生病的消息,需要趕回家去照顧家人,所以還沒來得及告別就匆匆離去。

       只是沒想到,那一離別卻從此一輩子都沒再見面了。因為回鄉後,家人的身體因素需要人照顧,加上古代通訊阻隔,如果沒有進城很難得知城裡的消息。但一離別後,才發現內心很想念對方,想念彼此相處的時光。回鄉後,除了照顧家人,開始教鄉里的人們讀書識字,寫點書法藉此維生。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與內心對話

每天,回到內心與自己對話,問候自己今天過得好嗎?心情如何呢?

每個時刻,多陪伴自己一點,慢慢靠近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傾聽祂的聲音。

讓我們陪伴自己在一起,像風兒吹拂過臉龐,感受每一天活著的感覺,感受心底的情緒流動,感受內心的所有,慢慢圓滿我們的心。

接納每一個自己,每一份悲傷,每一個步履,每一次的失落與低潮、黑暗與疼痛。

喜悅與哀傷都是我們的一部分,值得好好被看見,好好地擁抱。

當我們願意看見了,就能逐漸完整那些破碎的碎片,直到重拾心中的愛,回到生命源頭,永恆的存在。


心靈繪畫


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

生命書寫:拾回遺失的碎片

       日常總會發生很多事,大大小小的事情讓人產生許多的情緒、思緒、焦慮和不安全感,尤其這幾年地球能量的波動勢必會不斷去觸碰我們心底埋藏的傷痛,讓這些壓抑起來尚未面對完的感受浮現出來,以便我們去看見它。

       可這過程卻不會是舒服的,通常挾帶大量的不安與恐懼,好比先是地震、海嘯再來大雨的沖刷,試圖把潛意識深處的情緒振動到岸上。

       最近主管的情緒波動與工作上的壓力,讓我想起小時候十歲所發生的事。當時轉學前後個性轉變太大,使得我都不認識自己了,不知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那個原本的自己跑去了哪裡?心中蔓延性的精神憂鬱持續了好幾年的光陰,才逐漸走出來。

       長大後比較能夠去處理心底的傷痕,後來回想起來才明瞭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當我轉入他人的班級,老師無形對我有許多的期待和渴望,同學們也因為有個轉學生到來內心非常好奇,投以大量的關注,每天都關心妳過得好嗎。

        可是這些期待與關注並沒有讓我變得開心,反而變成了無形的束縛,因為轉學前我喜歡自由自在地玩耍。轉學後開始感受到老師內心的期待與壓力,加上不熟悉那裡的環境,沒有認識任何一個人,可同學們卻已經彼此熟悉。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心靈書寫:課題分離

        有時,內在會累積一些情緒和壓力,我們以為是自己的,卻可能來自於外界的投射。

        我們要的不是一直去調整自己符合他人的需求,而是將他人的期待與投射還給他人,我們只需要回歸內心。

        內在才不會一直壓抑,或過度去轉化,而忽視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適時建立界線,藉此區分他人與自身的課題,不把外界的投射與標籤當成綑綁自我的枷鎖。

        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自己,不再壓抑自身感受或過度符合、成為他人想要的樣子,由內而外回歸完整。

        把他人的課題還給他人,我們終能找回內在的力量,自在地活著。


心靈繪畫


想念的妳

想念的妳 不知過得好嗎 想念時  試著回到心裡去傾聽 內心深處的聲音總會浮現 愛一直在心底 沒有離去 將這份愛溫柔地擁抱著 慢慢地感受 雖然沒有訴說 也暫時無法見面 但靈魂記得這份愛 我的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