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觀影心得:歐美非洲的客家

  客家足跡行影片探訪歐美非客家,從荷蘭、加拿大、美國到南非,可以發現客家人到海外有幾個不同的時間點。第一批到歐美的客家人多是在清末時期,經由勞力販賣或者尋求新生活到達鹿特丹、溫哥華、舊金山、美國等港口,並於港口旁建立唐人區。

      這些華人多是由中國沿海包括廣東一帶遷出,因此當中有不少是客家人,其中又以惠州、梅縣人居多,多從事開餐館、商店、藥鋪等生意,以及有很大部分與美國修建鐵路的苦力需求相關。華人在異鄉生活,除了設立中華會館外,客家社群另成立客家會館或客家聯誼社團,例如荷盧比崇正會、美國中西部客家同鄉會等等。然而,從影片中也可以發現,這些冠上「客家」二字的相關社團,大多是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成立,意味受到華人及客家族群建構的影響,並非早期一開始移民時就有客家的稱呼。

  除了原先直接從中國沿海移民的客家人,另一部份則是由台灣在50、60年代到歐美求學後移民至此,這些後到的台灣移民,帶入台灣客家元素,包括採茶舞、客家山歌、花布衣等,與早期第一批的客家移民相比有較為明顯的台灣特色。

      再者則是陸陸續續從香港以及中國開放後移至歐美的客家人,他們有別於台灣移民,這批移民受到中國與台灣政治上的關係,也影響了會館的政治取向。較為明顯的是舊金山的人和會館及南非的客家聯誼會,影片中可見到五星旗高掛,顯現政治因素在當中仍有其作用。令人較感意外的是,人和會館雖以孫中山為其崇敬對象,也保留許多孫中山與華僑往來的公文、文件,卻是掛五星旗,當中的政治轉變是個人較感興趣與疑惑之處。

  整個歐美非客家系列影片,仍可感受到拍攝者有選擇性的選取訪談對象,並且不斷強調「不忘根」以及客家人對自身文化的堅守與一些美德、特性,似乎有意連結華僑與中國家鄉的關係,當然,因為製作單位是中央電視台,自然可思考到這一層意涵。然而,由於客家文化的提升,相對影響到客家認同,從影片中受訪者對客家文化的驕傲感可見一斑,或許也是值得再進一步了解客家認同如何在海外形塑及其轉變之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