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閱讀心得:澳洲客家

  今日在澳洲所見到的客家人,大致可分為幾個時期的移民。首先,是清末時期因澳洲墨爾本開採金礦,需大量勞力,因此中國沿海出現一批又一批的移民前往澳洲,當中除了有被當成豬仔販賣的人口外,亦有懷抱淘金夢的移民,另一批較為特別的則為因太平天國事件被清廷追殺的人群。

        這個時期的華人移民幾乎為男性,可視為殖民時期與勞力需求的關係。到達澳洲的移民,主要集中於幾個大城市,包括雪梨、墨爾本以及達爾文等地,到現今客家移民的後代已至第三、四代。

        早期客家移民在墨爾本開採金礦,危險性高,又人生地不熟,因此有不少客家人帶了家鄉的食物、用具及菜籽,於礦區附近建立「中國村」聚落。聚落的房舍較為簡陋,甚至以帳棚作為基本的生活空間。其中,客家礦工因信仰關係,在挖礦過程中較不願往深處挖,深怕觸怒山神,是與歐洲白人相對之下所呈現信仰方面的差異。

  客家人在澳洲,由於利益糾紛及外形留著長辮,是受到排華的原因之一。另外則因當時澳洲的白澳政策,使客家移民在當時受到許多不公平待遇,例如移民局的嚴查、課收人頭稅。以移民條件來看,早期澳洲客家移民與美洲客家移民在背景與處境上有相當相似之處。除了挖礦的這批人,其餘分散在其他城市的客家人,所從事的行業多為餐館及商店,也與美洲客家人相去不遠。

        早期的客家移民,由於中國戰亂、經濟、社會等條件的推拉下,形成客家人社群在澳洲的初期形成。接著有一大批客家移民則在1970、1980年代原先居住於東帝汶,但東帝汶受到印尼掌控時出現內戰及排華運動,受到此影響有不少客家人移民到澳洲,並因歷史、文化因素形成獨特的想像共同體(周丹尼、黃靜蓉,2014)。

  再來的客家移民則在70、80年代陸續從中國移民至此,有的是藉由留學後定居,有的則為經濟考量的移民。這批客家移民可稱為「新華僑」,是相當近代的區域移動,與早期客家移民在文化上的展現也有所不同。

        澳洲客家的特別之處在於歷史上的關聯,受殖民與二戰後國際情勢影響,移民的過程、背景及流動方向使客家人在澳洲逐漸形成一定的社群。也由於受到澳洲政策上的演變,客家人在此的處境亦有明顯的改變。或許能針對澳洲與美洲客家再做些比較,觀看歷史如何形塑這批移民,以及客家意識在之間的形成與作用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想念著

        前一陣子感到背部的痠痛和緊繃,翻來覆去很難入睡,起身播放幾首輕柔的音樂來聽,在柔和的旋律中,緊繃鬆軟了一些。         當肌肉很緊繃或是痠痛時,其實都是有些深層的傷痛卡住了。在音樂的伴隨下,我感到內心深處悲傷和難過的情緒湧出。         原來是很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