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紀錄片欣賞:流亡藏人《回家》心得

   「我們的根在哪裡?而藏人的根又在哪裡?」

  這部紀錄片傳達出流亡藏人為了反抗中共政府的政治壓迫,進而遠離家鄉追求人生理念的故事,同時卻也不斷在過程中探索自我生命與身分的認同。其中一位來自甘肅的藏人青年-龍珠慈仁,為了追求心中的理念前往印度,就此踏上旅途。

      「回家」,對許多人來說是再平凡不過的事情,然而對於龍珠慈仁來說卻是一條充滿艱辛且漫長的道路,尤其是當龍珠抱著吉他,唱著那首「來生緣」,道盡對十年不見家人的思念。導演藉由鏡頭記錄在世界各地,包括印度拉達克、達蘭莎拉、美國等地不同世代的海外藏人,記錄他們對於家的看法。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徘徊在國家邊境:撣邦共和國的想像

一、前言

      撣邦,作為緬甸聯邦的一個邦,位於中國雲南、寮國、泰國邊界之處,因屬高原地區,多江河、瀑布與高山,地形閉塞,易守難攻。也因此,撣邦從古即有許多各自為政的組織,並非完整統一的區域。加上撣邦內部族群複雜,至少有26個族群組成,其中最主要的族群為傣族,其次為佤族。族群多元性使撣邦地區具有複雜且變動的歷史過程,形成不同區塊。殖民的影響將撣邦劃為緬甸的一部分,然而內部差異與其他因素致使撣邦與緬甸軍政府之間展開長期對抗,甚至在毒品大王坤沙的領導下成立「撣邦共和國」,宣布脫離緬甸獨立,為撣邦人民獨立而奮鬥。然而,為何坤沙要建立「撣邦共和國」?除了歷史的原因還有什麼因素使撣邦與國家間產生一連串的抗爭?而撣邦共和國的邊境想像如何形成?又是什麼維持了邊境的基礎?

      撣邦邊界的模糊性使這個地區與各國政府間不斷產生碰撞,抵抗外也存有合作關係。在 James C. Scott 針對東南亞高地提出 Zomia 概念後(James C. Scott,2009),進一步探討高地人民與國家體制間的角力過程,這些人民並非只是作為國家的邊緣人,而是具有主體意識的群體,面對國家的壓迫,是其自主性選擇逃離被控制的命運,並非被淘汰的一群人。對於 Zomia 高地人民的概念,撣邦的情況是否真為如此?自此與 Zomia 對話,討論撣邦如何形塑共和國的想像,內部差異性為何,以及受到哪些因素影響撣邦的邊界建構與維持。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

        在全球化的今日,跨國主義常成為討論的話題。跨國主義最重要的概念在於批判過去只限於單一民族國家的看法,認為民族國家時常將國家內部設想成一個同質性的整體,然而國家內部其實存在複雜的族群、性別、階級等差異,無法一概而論。

  例如我們將嫁來台灣的新移民女性皆視為「外籍配偶」,卻忽略這些女性並非來自同一國家,就算是都來自印尼,也可能因種族身分不同有所差異,所出現適應台灣的情形也不盡相同。

  全球化的時代,人員、資金,甚至是觀念都因此隨之流動,並非像過去民族國家所論如此狹隘,空間不再侷限,打破國家與國家的界線,移民與跨國活動皆是全球化下值得被關注的議題。

  跨國主義挑戰了過去人類學的疆界化概念,開始關注於地方與跨國結構的關係,甚至是帶入中心/邊陲的框架來觀看文化如何在跨界間產生流動。

《爸媽不在家》觀影心得

     《爸媽不在家》這部電影主要講述新加坡的一對夫婦,因為工作忙碌無法陪伴小孩,因此將家中唯一的孩子家樂託給從菲律賓聘請來的女傭泰莉照顧。原先家樂相當排斥,認為這個陌生人闖入了家中,因此常常欺負泰莉,甚至嫌棄她的膚色、體味等等。

      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家樂卻在泰莉身上尋求到一種缺乏的母愛,反而使家樂與泰莉的關係改善。家樂的母親察覺到兒子與女傭之間微妙的關係,開始出現刁難泰莉的情景,最後因為家樂爸爸被裁員,家中經濟陷入困頓,決定不再聘請泰莉。影片的結尾,家樂不願泰莉的離去憤而剪去泰莉的頭髮,顯示嘉樂對泰莉產生一定的感情,而這樣的情節反映出新加坡的社會現實面。

  從這部電影觀看台灣社會,或許並不陌生。同樣身為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發展上台灣與新加坡有著相似的背景,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轉移,引進東南亞移工,其中包括看護。內容的呈現可以從幾個面向來分析。

      首先是移工的處境,泰莉如同家庭看護,與雇主住在一起,平時除了打掃家裡之外,煮飯、照顧小孩也是職責,時間的自由受限於雇主,若沒經過雇主的允許,無法隨意外出娛樂,而泰莉的護照也是在第一時間即被雇主沒收。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印度加爾各答的客家移民》

   此篇文章主要探討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客家人身分、族群認同如何受到歷史變遷影響。印度的客家人在全球客家人分布來說並不算多,早期移民在19世紀開始,從中國廣州梅縣一帶遷徙至印度加爾各答,當時仍屬英國殖民政府時期。
 
      客家人藉由水路交通到達此地,由於當時貿易需求,客家人主要從事貿易商以及擔任技術工人,這些移民到此的多為單身的男性,過一段時間就回家鄉,並沒有長期居住的打算。加上英國殖民者對於當地印度人無法全然信任,因此華人的木工即成為為英國人服務的角色,除了木工之外,鞋匠也是華人主要工作。

  受到中國內部的動亂,在1911-1961年間出現一批向外逃難的華人,此階段與第一階段相比,增加了不少婦人與小孩,此時期的華人又因方言而區分成客家人、湖北人以及廣東人。不同來源地的華人也因此有各自的群體及從事行業,客家人主要以皮革製造業為主,廣東人則是多以木匠,而湖北人則從事牙醫業。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踏浪而行:大洋洲人群流動的經驗

       談到大洋洲的島嶼,我們總會認為他們被孤立在太平洋上,然而這些島嶼其實一點也不孤獨,島嶼之間不僅存在互動關係,與全球網絡更是息息相關。  

      對大洋洲島嶼的認識首先來自於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他描繪了初步蘭島關於庫拉圈的交換儀式,說明島嶼間的人民藉由往來各島嶼進行物品交換,形成貿易圈,同時這種儀式的背後代表著地位象徵。除了傳統的庫拉圈模式,大洋洲島嶼在近代以來受到西方勢力影響,使傳統結構開始出現變化。

  由於西方商人到來,輸入熱帶栽培業,種植起棉花、甘蔗,以及開採礦產,為了尋求更多勞力,開始出現跨島嶼間的人口流動,形成所謂的海外勞工,然而海外勞工卻深深影響著傳統部落生態。首先是部落婚禮儀式中聘禮方面,原先需仰賴年長男子的幫助進行交換,但這些到海外工作的男子如今可自行帶著來自海外的物品回來,某種程度卻也改變傳統社會對於權力的觀念,甚至是因為殖民政府因素,影響到原有的傳統權威。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中國北京大學交換心得

  一趟交換旅程,有些人旅遊各地,獲得視野的增長;有些人認識了無數的當地朋友,交友廣闊;有些人則享受在各領域的課堂旁聽,知識上收穫滿滿。那麼你呢?對於出國交換有什麼想像?又有哪些期待?

  對我來說,交換是一次將自身拋諸於外,盡情體驗各種新鮮事物一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旅程。回憶起這段時光,除去一開始的不適應,在四個月的日子裡,逐漸習慣當地的生活作息以及周遭的環境轉眼間回到台灣,經過一個多月的沉澱,仍然不後悔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看到的是自身的成長,親身體驗真實的中國社會。

  2014910日,乘著飛機前往北京,接著在北大學生的接機下順利抵達宿舍。雖然已經第五度拜訪中國這塊土地,但第一次來到北方展開四個多月的生活,心中難免有些忐忑。但這種感覺很快就被每天忙碌的生活所蓋過,經歷宿舍用品採購、選課事宜,逐漸習慣凡事自己打理、自己找資訊,面對再困難的事情似乎也變得相對容易。

於北大校門

     整理好宿舍,開學後忙於旁聽各種有趣的課,最後修了五門並旁聽一門。選修的五門課分別是:「亞太概論」、「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民族誌研究方法」、「二戰以來影視中的兩岸關係」以及「台灣文學」,旁聽的一門課則是由國際關係學院所開設的「兩岸關係」。選修這些課的原因在於,內心渴望去理解另一種視角的觀點,好奇對岸如何觀看台灣,並嘗試從不同觀點中激發有趣的碰撞。

  這些課堂,收穫最多的莫過於「兩岸關係」這堂課。相較於其他人數多達一百多人的大課,這堂人數只有二十多人。同學除了當地學生外,還有來自新加坡、韓國、日本、台灣的留學生。老師的授課方式偏向討論式,雖然結論通常仍會回到老師的個人立場,但難得的是能讓來自各國的同學盡情發言,討論兩岸關係、各國政治外交,比起單向教學模式,這種帶有互動式的學習方式更為有趣。

  課堂下,我們成立了「國際與兩岸關係」的微信群組,藉由聚餐增進彼此情誼,進一步了解到各國的文化。言談間驚覺原來各國文化並非表面如此單一和美好,比方說日本、韓國、新加坡皆存在自身的難題,打破原先對一些國家既有印象的認知。

        除了課堂帶來的收穫外,整趟交換之旅受益最多的莫過於認識到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有來自台灣各所大學的交換生,以及各國的留學生和當地生,在每個假日出遊、體驗學校擠食堂搶位子、嘗試各種北京的食物和小吃,還有連假一同拜訪中國各城市。

「兩岸關係」最後一堂課同學合影

  那些日子到過北京的胡同巷弄,充滿異國風情的山東青島、擁有大大小小湖畔的濟南、登上歷史課本中的泰山、勇闖西安眺望壯觀的兵馬俑,在冰天雪地的中國東北體驗穿越雪山雪谷的極限。

  每一個風景訴說著一段故事,認識的人們則代表一段難忘的時光,每一次言談間又多了點額外的知識,這些經歷是在踏上了旅程後才能真真實實感受的。

  四個月的北大交換,獲得的不僅是自身的成長,更因此讓視野擴展。學習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學會理解與尊重,特別是在面對中國崛起的背後,其實仍存在許多矛盾與社會議題。

  當我們在看待事情時,多少帶有各自的角度去理解他人,但是在當地待久了,你會發現原來這個社會的樣貌也不如自身所想像的如此絕對,每個社會所承受的壓力與歷史背景不同,無法輕易用自身的觀點套入解釋。試著深入探討,才能看見表面下的不同面貌。

  雖然有些時候價值觀仍有衝突,但你開始學會耐心傾聽當地人的想法,理解彼此、包容彼此,同時也不失去自身的立場。只是在許多時候不需過度憤怒反應,而是詢問為什麼他們會那麼想?為什麼他們的視角會和我們不一樣?從小的教育背景、社會體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理解、討論勝過爭論,這是不管到了何處,面對文化差異需要學習的。

  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台灣,更能清楚看見她的處境。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夾雜在亞洲各國之間,我們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出來一趟視野增廣許多,走走看看認識些朋友,不同想法刺激交流。然後會發現還有好多值得學習的東西,還有好多我們可以擴展的面向,回來後想必能更清楚自己的人生,以及自身的定位與方向在哪。

  不過,北京霧霾真的很嚴重,要選擇來北京體驗的同學除了保濕用品外,口罩真的不可少,身體健康與學習同等重要!

學期結束,前往哈爾濱旅行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從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觀看台灣社會之轉變

  〈亞細亞的孤兒〉為人熟知的是羅大佑所唱的歌曲,然而這個源頭卻來自於吳濁流筆下《亞細亞的孤兒》描述的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兩個「亞細亞的孤兒」同樣是在訴說台灣,卻有著不一樣的歷史背景。《亞細亞的孤兒》一書中,作者吳濁流為日本統治下成長的台灣人,此書寫於太平洋戰爭中後期,以日文完稿、出版,文中以「孤兒意識」表現出台灣人在歷史命運裡,對於身分的困惑與認同的迷失。

  文中敘述一位名叫胡太明的台灣人,經歷日本殖民的不平等對待,包括在經濟、教育及制度上的歧視,到日本留學後卻看到日本人溫和、和氣的一面,與在台灣的日本人仗勢欺人的性格大相徑庭。主角胡太明一生流轉漂泊,無論身處在台、日、中何處,都得面對當局者的改造與同化口號。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難以真正成為中國或日本的歸屬,充滿不確定感的「孤兒意識」,彰顯台灣這塊土地特殊的歷史與殖民命運。

  在國族認同夾縫中的胡太明,其實正是當時台灣人民的心境反射。沒有任何勢力可以依靠,只能依賴著台灣這塊土地,最後卻無法找到認同的出口,導致發狂悲劇。台灣人的認同在哪?經歷不同時代的改朝換代,大環境下的人民如何思考自身定位?從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到羅大佑的〈亞細亞的孤兒〉,再到現今的台灣,無疑都存在一種被世界遺棄的「孤兒」悲情意識。

  本文希望能從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書中意象,加入羅大佑的〈亞細亞的孤兒〉歌曲之討論,觀看在不同歷史背景下台灣人的認同演變,並思考今日台灣人認同的發展與困境。 

一、胡太明的孤兒意象

胡太明為吳濁流筆下虛構的人物,吳濁流藉由胡太明一角描寫時代演變下的寫實社會,反應從個人到社會的歷史命運。從時空上來看,胡太明處於台灣新舊文化交替的年代,台灣經由清朝到日本統治,備受日人歧視,欲認同漢文化卻又被視為落後文化,矛盾的心理困境象徵著台灣人複雜的心境。

胡太明為了不想受困於台灣,前往日本留學卻發現難以安身立命,之後選擇前往中國。在南京,胡太明感受到當地對於台灣人的排斥與質疑,再度回到台灣。然而當中日戰爭爆發後,胡太明被迫前往廣州,最後無法承受戰爭的慘烈、殘殺被送回台灣。

太平洋戰爭的來臨,讓當時的胡太明以及台灣人陷入日本當局所推動的皇民化浪潮中,認同與身分的混亂導致胡太明終至發瘋。這裡的「孤兒意識」巧妙地將台灣、日本、中國扣連在一起,似乎也說明了台灣夾在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複雜關係。從清朝到日本再回到中國,台灣人始終找不到自身的定位與認同,游離在不同政權中的無奈、不安與失望,「孤兒意識」油然而生。

真正地活著

感受著悲傷,也感受著快樂,似乎總在這兩種情緒中來回擺盪。 以為追尋想要的東西,能使自己快樂,可是快樂如此短暫,又再度把你打回原地,去面對內心的自己。 直到放下了追尋,放下了堅持,放下了頭腦裡的思緒,不得不回到內心,去看見心底的感受。 或許這是上天的旨意,希望能真正回到內心,從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