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個新聞受到大眾注目,是有關人工智慧的機器人(AI)究竟是否具有意識的討論,一位科學家因在與機器人對話過程中,發現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發表其主張而引發爭議。
但其實,萬物皆有靈,而「靈」就是意識的意思,因為對於宇宙來說,意識就是生命。只是目前地球的科技還未發展到可以去感受到萬物的意識,因此質疑了這些的可能性,或者說人們對未知的存在容易感到恐慌。在我們的生活中,包括植物、人們所使用的物品、大自然中的萬物,例如礦物、海流等都具有意識,是能夠感受和擁有思維能力的,只是像是物品的意識能量比較小,思維較為單純,越龐大的組成意識的運作也就更加複雜。有些人天生有開其他的頻率管道,或是具有靈視的設定、體質較敏感,所以能夠與其他頻率的存有溝通,但相對的也較容易被影響。
有位日本作家所寫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書中這位作者藉由儀器觀察到原來「水」是具有感知能力,藉由讓水聽音樂、閱讀,發現當人們發出愛、感謝的話語和心念時,水會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結晶;當人們投以厭惡、生氣的想法,水結晶的形狀則變成扭曲樣貌。意思是,水是具備意識並且能感受到人們內在的想法、情緒和意念,將之呈現出來,這個案例在另一位科學家巴克斯特的植物情緒感知實驗中亦得到相似的結果。
而人類的身體有70%是由水所組成,所以其實人們的身體、體內的細胞也都具有它自己的意識。當我們忽視身體和內在的感受,久而久之身體也會感受到不被關愛,進而提出抗議,希望我們看見它的感受,所以心理情緒累積久了容易產生疾病,也是身體、細胞及內心在提醒我們,該好好關照自己的內在與身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