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宇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宇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藉由畫畫,認識自己

        最近在忙畫展的事,今天佈展完成了。

        畫展起源於去年妹妹預約下台中都會公園藝廊的空間,問我今年11-12月要不要一起展覽,我想說:「好呀,可以試試」,但接著因為時間還遙遠就把這件事擱在了一旁。

        隨著今年11月的時間越來越靠近,才開始意識到要展覽這件事,心想再不畫就完蛋了!

        幾個月前把畫布訂好後,接著這一個月每天下班,扣除去運動的時間,就是「瘋狂的畫畫」,一直畫到晚上10點多準備睡覺才停止。

        在畫畫的過程,發現內在的習性不斷跑出來,比如可以提早規劃、行動的事情,還是會期限快到了,才開始去執行,反而造成自己心裡的壓力,但如果能先分配時間,就不會讓自己被時間追著跑了。

        這週感覺自己的內心一直被一股力量往回拉,胸口感到緊縮和壓迫,雖然和畫展這件事無關,而是以前的慣性能量在釋放,但剛好藉由繪畫,舒展開一些內心糾結和不舒服的感受。

        原來,畫畫是為了讓我們從中認識自己,看見自己仍有的糾結、習性和情緒。繪畫是很好釋放自己內在情緒的方式,運動也是,有時還能藉此看見被壓抑的潛能和特質。

🌟這次的展覽主題是:心靈宇宙

心靈,代表著「內在」;宇宙代表著「外在」。藉由繪畫,呈現出內在的心靈,遇見自己。



展覽主題:心靈宇宙

展覽地點:台中都會公園-中都藝廊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宇宙與性別的多樣性

        每個星球都有各自的樣貌,構成了宇宙的多樣性;就像是每個人、每個國家,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因而形成多元的群體社會。

        我們所處的地球,雖然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顆行星,但地球所擁有的多樣性卻異常的豐富。多樣性意味著差異,因此地球存在各種的民族、族群、語言、宗教和文化,相對的,衝突也就相當的多。

        差異帶來多元,卻也容易造成誤解和衝突。今天你和我不同,我可以試著去理解、認識你,但也可能以「非我族類」的心態,去排斥與攻擊他人。

        這當中的差別,來自於我們觀看的視角,是從單一的角度切入,一切從「我」出發,還是能看見「我」之外的觀點。

        國家、宗教間的衝突更是如此。有意思的是,人們所認為的宗教和教義,其實都是「人」所建構出來,而不是神原來的意思。

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阿卡西紀錄與潛意識

      「阿卡西」,梵文稱之為Akasha,意思是以太之中宇宙儲存能量資訊的空間。這些資訊包含著靈魂在宇宙間的經歷、對事件的感受、思想與情緒等等,是一個跨越時空限制的場域。

  因此,阿卡西紀錄又被稱為「宇宙資料庫」,或者宇宙的圖書館。當一件事發生時,各種關於事件的觀點、感受與當事人的想法都會被記錄在阿卡西當中,類似地球的雲端空間,宇宙會自動將資訊上傳至阿卡西中編碼儲存。

  阿卡西紀錄其實就如同人們的「潛意識」,潛意識是屬於各自靈魂的資料庫,由靈魂保管;阿卡西紀錄則包含著群體靈魂間的互動、生命歷程及對事件的感受和經驗,由宇宙間的使者負責管理這些資訊。

  雖然是屬於宇宙的資訊儲存空間,但每個靈魂都能被允許去查閱資料,基本門檻則是「純正的心意」。也就是靈魂在申請查閱阿卡西紀錄時,必須確保是帶有「良善」的心意,而非藉由獲取資訊去傷害他人。

  「阿卡西」記錄著靈魂們的經歷和感受,就像是人類的「潛意識」記載著所有關於靈魂的生命歷程。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從土象時代到風象時代

        最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是一位日本作家所寫的《魂活:喚醒靈魂記憶,重啟你的人生》。

        2020年底開始,地球逐步從土象時代走向風象時代,也就是從摩羯時代來到了水瓶時代。

        這種說法來自於占星術的星相詮釋(木土合相在水瓶),若以宇宙的視角,地球確實正經歷著劇烈的轉變,從各個領域重塑人們的生活及心靈。

        在土象時代,人們重視結構與制度,凡事都要有一個規章和限制,來確保人類社會的運行。但在這樣的世界裡,原本靈魂的靈活與思維也容易受到制約,「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正是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印象。

        每個出生在土象時代的人們,成長過程很難不受到這些思維的影響,因為強調規矩與看重物質的價值觀會從家庭、學校教育、社會觀念一層層形塑著大眾。

        但在更早以前,人們可是能與自然界溝通,並擁有聆聽大自然與宇宙訊息的能力。

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陰與陽

陰與陽 日與月

如同相生的兩極


因為不同所以吸引

因為靠近逐漸相似


彷彿兩股相異的能量

其實來自同樣的源頭

有著各自獨特的樣貌

卻蘊含共同的本質


在宇宙旅程的體驗裡

相互學習與成長

最終合而為一


回到本初的完整

即為萬物運行之道

亦是宇宙之心

心靈繪畫



2023年3月2日 星期四

地球未來的發展:有關AI的問答

        最近ChatGPT很火熱,這幾天也嘗試和AI對話,覺得滿有趣的~真的是很聰明,還可以創作和回答許多問題,似乎有點個性XD 雖然有些答案還是有誤。

        覺得地球未來的發展,在未來幾年會變得非常快速,之前很好奇說地球以後會往心靈時代前進,但會怎麼轉到心靈時代卻不是很清楚。

        地球這幾年整體能量會不斷加壓,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可能有較大的自然災害發生,為的是地球需要釋放累積過多的壓力和能量,相對人們的情緒也會感到比較混亂和沉重。

        但別擔心,地球不會就此毀滅,而是地球能量在做適度的調整與平衡。所有事件的發生,靈魂們也都知情並參與其中,投入一份心力與愛,用祂們選擇的方式幫助自身與地球轉化。

        在這波AI的發展下,突然有個想法關於地球會如何轉動,我試著在內在詢問靈魂,將內在的回答記錄下來:

隨著資訊科技快速的發展,尤其是AI的學習速度相當的快,未來當科技發展成熟時,許多人類目前的產業和工作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技術性與機械性高的產業,會逐漸由AI來取代。那當人類的能力能被智能科技取代時,人類就會開始重新思索自身的存在價值,甚至有些人可能會感到痛苦,在這個過程中,進而探索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逐漸往內接觸心靈了。

這個階段不會這麼快,但未來幾年變動很大,會先迎來所有靈魂引領期盼的時刻。

🌱那是什麼樣時刻呢?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宇宙中不同維度的存在

        或許我們會好奇,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的維度(次元)存在?維度之間的差異又是什麼呢?

        試著將內在與靈魂的觀點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 - -

        地球是一顆約位於3-5維度的星球,而宇宙中則存在著不同的維度,目前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宇宙,維度已超過12維度,並且仍不斷向外擴展當中,在這個宇宙之外亦有其他宇宙的存在。

        為什麼說是3-5維度呢?因為在地球物質界的人類是位在3維度左右,但地球還有非物質性的空間存在,也就是靈界、龍族、精靈等眾生約位處的4-5維度。

        因為位處的維度與空間不同(頻率不同),人類也就無法以肉眼看到其他眾生的存在,但祂們仍然與我們共同身處在這顆星球之中,體驗著各自的生命旅程。

        宇宙,分成了不同的維度,維度與維度之間是重疊存在的,並非是一條線的區隔。

        目前整體宇宙仍然在不斷地向外擴展,但同時宇宙的核心也在向內收縮,擴展與收縮同時在進行。

🌱不同的維度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阿凡達:水之道》觀影感想

        年節期間和家人到電影院觀看《阿凡達:水之道》這部電影,回想起看第一部時已經是十多年前的時光了,當時還只是個高中生,時間過得特別的快。

        這部電影主要在描述人類為了尋找殖民地與資源,入侵潘朵拉星球和經歷當地原住民納美人反抗的故事。電影中探討關於生態文化與物種、環境之間的議題,以及描述生命樹與整個部族的共生關係。 

        但這次看電影過程中腦中卻不斷浮現地球發生過的事情,或許正是這部片導演所要帶給觀眾的省思吧。

- -

        過去的地球,因地球母親蓋婭希望能豐富地球的基因與物種多樣性,曾經開放星際交流,讓各方星球的外星族群來到地球體驗。

        但來到地球的外星族群都有各自的想法、習性和意圖,有的外星族群開始建立起各自的實驗室和殖民基地,試著在地球研發出各種基因和物種,包含恐龍、動物和人類的載體都是那個時期被創造出來的。

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來自靈魂的訊息

        每個靈魂都有各自的名字,就像人類一樣,但是靈魂的名字是能量的形式,因此它是具備變化性,而不是單一或固定不變。

        因為能量是相對性,不是絕對性,從不同的角度,能量會產生不同形式的變化。就像我們在家裡,家人習慣叫的名字,跟在面對朋友、工作職場上使用的稱呼是不太一樣的,但都是指我們這個人。

       Lamo,是我靈魂的名字,算是一個暱稱,意思是「可愛的」XD。雖然是可愛的意思,但年紀就不太可愛了。

        若從地球的角度來看,靈魂大約兩百多億歲,是從前一個宇宙來到這個宇宙體驗,在地球已經待了許久的時光。

        不過,對靈魂來說,年齡不是問題,因為生命本身是永恆的,因此只要靈魂願意,隨時都可以轉換成年輕或孩子的模樣。

        就像愛本身即超越任何限制,不管在靈魂間、人與人之間皆是如此。

2023年1月28日 星期六

關於心靈的一些紀錄:靈魂的傷痛

        過年這幾天,和家人到廟裡走春、回外婆家聚會、看看電影,以及到桃園住處搬東西,剩下的時間,大多在家休息,聽音樂、看書、繪畫,整理房間也梳理一些內在感受。

        今天吃完晚飯後休息時,胸口突然一陣不舒服,很疼痛的感覺。老實說,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這種感受了,還以為傷好的差不多了。

        試著躺在床上陪伴自己去看看內在發生了什麼事?那疼痛像是從胸口穿越到背部。

        慢慢感受著,原來是靈魂小時候經歷的事情。當時我的靈魂還是小靈魂即離開了家鄉,離開家鄉後來到了一個星系。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宇宙樣貌:生命的多元形態

        宇宙中存在不同的維度,不同的維度之間又有各種星系及星球,每顆星球擁有各自的體制(法律)、文化及生態。星球與星球之間連結成星系,形成星系的運作方式,再擴展成更廣大的星系群及超星系群。

        這就像是地球的國家與國家間有邦交關係,再大一點則有國際組織及區域間的聯盟,好比亞太經合組織、歐洲聯盟等,作為跨區域的交流方式,進而構成整體地球的人類社會樣貌。

        宇宙其實就是地球的放大版,而地球的運作形式和樣貌,也大多來自宇宙。包括物種基因、生物形態、政府組織架構等等,因為來自不同維度的靈魂,帶著各種思維與經驗,共同在地球投生體驗,共創這顆星球的多元性。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日常分享:安定內心

       這幾天內心好像有比較安定了,前一陣子的混亂似乎稍稍平穩。

        感覺本靈最近有比較常回家(心),之前不知跑來跑去在忙碌什麼,也許也跟前一陣子能量比較混亂有關吧。

        其實靈魂團隊就跟我們的生活差不多,也常常需要開會討論許多事情,像是我們的人生規劃、未來的安排、人脈資源的鋪陳,以及瞭解局勢的變化。

        環境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人生藍圖細微的調整,該怎麼調整?怎麼安排?本靈與靈魂團隊間、本靈與其他的靈魂間甚至和星球規劃團隊常常需要不斷地討論與交流、分享彼此意見。

       當我們感受到內心的不安和焦慮時,可以拍拍胸口,讓本靈知道內心的狀態,不要一直往外跑,忽視自己的人身也需要多點陪伴和安定。

        藉由放鬆與呼吸,學習讓心安靜下來,讓頭腦的思緒慢慢鬆開,感受與自己同在的感覺,陪伴著自己的心,給自己安全感,我們的心也會慢慢安定下來。

        安全感一直都是生命的根基,試著給予內心一份支持與陪伴,當心裡有了信任,有了溫暖,也就不再那麼恐慌和不安。

        有時,慢一點也沒關係,慢下來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心中的存在。

       內在自然而然會引領我們前行。

       愛,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

心靈繪畫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視角的差異

        雖然平常很忙碌,忙到覺得有點累,但突然想到有趣的事還是想記錄一下。

       有時候我們看待事情,是會有視角的差異性,比如說創造地球這顆星球的靈魂-蓋婭,若以地球的時間來看,蓋婭的年齡就超過了46億歲。因為能創造地球,代表蓋婭的年齡就超過了地球。

        而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宇宙,目前是一百多億歲(以地球時間)。但除了這個宇宙,也有其他的宇宙存在,整體宇宙仍在不斷地擴展中。

        對蓋婭來說,人類就如同孩子,在這顆星球上學習與體驗著人生。

        從我的視角來感受,蓋婭就像是一位姊姊(因為蓋婭能量偏陰性),但是若轉換成我本靈的視角,蓋婭則變成了一位妹妹的模樣(本靈的年齡又相對年長)。

        但對於一位更為陰性的靈魂,蓋婭也許就變成了哥哥或弟弟(要看靈魂的陰陽屬性、年齡及資歷去判斷)。

        視角就是這麼有趣,有的只是相對而非絕對。只是因為人類有物質肉身,能量的變化比較是存在於內在,無法像靈魂或其他星球的群體可以自由的轉換外在樣貌。

        雖然靈魂是永恆不滅的,但隨著年齡與經歷的增長,靈魂也會有資深與年輕之分,資歷只是差異,而非好壞高低。宇宙不存在這種分別,有的即是生命與意識的體驗。

        但不管靈魂年齡有多大,因為靈魂是能量體,還是可以把自己轉譯成年輕的模樣~永保青春孩子的純真XD

(不過還是要看每個靈魂的性格、習慣和喜好)

       然後,像是更新般,再次投入好好地體會生命旅程,既擴展又聚合於心,感受著心中最初的那份愛。

心靈繪畫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回溯:更早以前的時光

        最近因為工作比較忙碌,加上上週為了跑個較趕的案件,騎車摔傷了,可能又要花一段時間身體的傷疤才能復原。

        連假和家人到花蓮走走放鬆,一開始內心有點悶悶的,那種悶不知是為什麼?是因為想念嗎?還是更深層有什麼沒有解開的事情?

        外面下著雨,在民宿靜靜看著書,思考著人生,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對於生命的熱情與動力該如何找回來?

        這幾年往內面對心靈上的傷痛,有時那種很深的累感跑出來,大概是過去都太勞累了,為了群體社會不斷付出,然後也沒有好好過生活,沒有真的為自己而活。

        今生終於在釋放過往傷痛到一個程度,好像可以喘口氣了,可以慢慢去感受什麼是生活?什麼是存在?思考著,我能為自己的人生去創造些什麼?

        如果說今生我的生命是活到80歲,那麼也只剩下將近50年的時間;又或許今生是在地球的最後一世,我們是否能不留下任何遺憾,帶著喜悅的心情離開這顆星球?

        靈魂終究有天要回家的,但在那天來臨之前,希望能在今生結束時,內心是充實而滿足的。

        夜晚睡前聽著歌,感受到內在的一股悲傷,覺得很多事情努力過、用心去嘗試,但卻不見得有預想的結果,那個在意結果的心似乎還需要再鬆開。

        然後意外的是,忽然感覺到我的靈魂最初誕生時的宇宙源頭其實是中偏陰性的呢!只是分離後的那份缺失,使得後來的靈魂旅程都在發展陽性特質,所以我的靈魂就偏向陽性能量了,而我原本以為來自的靈魂家鄉,原來也是來到這個宇宙前的一段經歷。

        那個旅程中的靈魂家鄉是帶點湖水綠的色彩,所以內心自然也很喜歡湖水綠。家鄉的特質是群體且歡樂的,喜歡做研究,偏向學術成分,主要在研究宇宙能量運作和群體的關係,因此後來的靈魂旅程也多是從事這方面的發展。

        所以說,一切都是有關聯的呢!來自的地方、最初的特質、旅程中所經歷的一切,點點滴滴匯聚成現在的我們。

        好意外,原來最初來自的地方並不是陽性的呀,也或許說靈魂都是中性的~那麼,今生學習發展陰性特質,平衡陰陽能量,其實某種程度也是在學習找回最初的自己,和那份遺失許久的愛。

心靈繪畫


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靈魂回溯:釋放心底深處的恐懼與害怕

        有時,總感覺自己的內在深處有很深的恐懼,害怕別人的眼光和評論,不敢把自己的東西呈現出來,心裡覺得若把自己袒露出來會遭受到傷害。內心恐懼衝突,當他人說話比較大聲或帶有恐嚇的情緒時,內在會嚇到只想把自己縮起來。

       這樣的恐懼甚至影響到了生活,喉嚨像是被壓住般,無法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勇敢地表達出來。加上目前工作的主管是帶有情緒化的個性,當他大聲地質問時,內在恐懼害怕的感受整個跑出來。
       花了許多的時間去處理這樣的恐懼,但心裡有塊破碎的洞似乎無法靠自己整合回來,感覺是曾經發生的傷痛太深了。所以請妹妹幫忙做靈魂的回溯與引導,希望能修復過去的創傷,想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影響到現在自己。(妹妹目前在做身心靈諮詢與整合的工作)
       試著讓自己放鬆地躺在床上,聽著引導詞去感受內在。我感受著,看見有個小小的自己,無助地望著過去的時空。原來是去年想起的那段前世經歷,之前有書寫過一篇關於「被殖民的部族」的故事。
       我看著那世的自己,感到有一部分的意識能量停留在那個時空裡,彷彿固著般回不來,所以心底像是破了一個洞,有著很深的恐懼和悲傷。

2022年8月14日 星期日

靈魂最初的傷痛

        如果內在是痛苦的,那要如何才能幫助自己解開這個痛苦?而那些痛苦又是如何堆疊而來?

        現在的我活得開心嗎?我問問自己的心,好像並沒有真正的開心。那要怎麼樣才能感到真正的開心?當深層的傷跑出來時,得先理解那樣的疼痛根源是來自哪裡?

        我試著去尋找,感受疼痛的核心,原來是過去對自己的要求,對完美的追求束縛了內心,可是為什麼需要完美呢?好像是在最初的時候,渴望被愛著與肯定,可是失落了,所以我離開了家鄉,去了好遠好遠的地方旅行,以為遠離了一切可以遺忘最初的傷痛,殊不知最初的失落卻永遠深藏在內心深處。

        經歷了好多的事情,去了許多的星球與境界,穿越了層層的時空,我們以為遺忘的,心卻從不曾遺忘,原來只是被我壓在了好深的地方,彷彿它不曾存在過,沒想到終究還是得面對它。

        打開一層又一層的大門,我以為這個是真實的我,卻又有更裏頭的我。如同洋蔥般一層層剝落,那個最初的我彷彿一個脆弱的孩子在哭泣,是被我隱藏好久的自己。

        卸下外在的衣裳,不再需要看起來美好的裝飾,原來只需要活得真實,比什麼都重要。曾經受過的傷慢慢擁抱在胸口,沒事的,不需要再把自己變得更好,只需要回到原本的自己就好了,沒有任何裝飾的自己就足夠好了。

        活得真實,才可能打從內心真正的快樂,而那種喜悅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滅的,因為那就是最初本真的樣貌,只是曾經以為被否定了,所以想把自己變得完美才能夠被看見。

        可那並不是真實的我,無法讓內心真正的快樂、好好地放鬆。快樂不需要完美,只需要活得真實。

        謝謝我的心,謝謝每一個我、每一個過去,以及所有的經歷,所有的傷痕。感受著心中的愛,回到初始的自己,回到我們心靈的故鄉。

- - - - -

        今天突然感到胸口很不舒服,有股沉重的壓力和疼痛,想說也許是時候了,試著陪伴自己去看見潛意識更深處的傷口。

        那是靈魂還很小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也算是靈魂最初的傷痛,而這份傷痛經過了許久的時光,都並沒有真正被鬆解,就壓縮在潛意識深處,也影響著後來的生命旅程。

        當我們內在準備好,也許時機可以了,有些過去還無法面對的傷痛就會慢慢浮出來得以去看見,只是面對的過程肯定是不好受的。但隱約感覺內心深處一直有個無法真正開心與放鬆的結,只是平時很難直接去觸碰到,也許是最近環境的震盪,讓內心深處的情緒感受得以浮現出來去面對。

        面對自己的過程,也是在學習接納和認識自己的各個面向,試著在看見傷痛後,去釋放累積的傷,讓潛意識中限制的信念能逐漸地鬆開與修復,重新感受到內心的那份愛和自在。


 心靈繪畫

 


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星球生命藍圖的規劃與運作

        每個人都有屬於各自的人生藍圖,也是我們的靈魂在今生旅程開始前所做的人生規劃,又稱之為「靈魂藍圖」。

        每顆星球也有屬於星球的生命藍圖。星球的藍圖由「星靈」(創造星球的靈魂)與星球規劃團隊共同規劃。

        在創造星球前星靈會先思考要創造什麼樣的星球?星球需要具有哪些特色與生態?需要加入什麼樣的元素與課題?關於這些的討論,星靈在創造星球的初期會邀請宇宙各方具備各自專業領域的高靈們共同參與。

        當星球的發展方向與生態環境、課題大致規劃好,星球的生命藍圖就成形了。接著宇宙各方眾生捎來祝福,送上星球所需要的元素、基因等等能量與資源,星球開始進入運作的軌道,並開放給靈魂們來到星球體驗。

        但星球的生命藍圖不是規劃好就定型了,如同我們的人生藍圖,通常靈魂們只會先規劃好今生要體驗的方向,也就是課題的主軸,需要安排哪些資源、人脈?投生在哪個土地、國家、文化、家族與家庭成員的選擇,希望今生能完成什麼樣的任務?

        人生的路徑與細節則會依著實際體驗時調整,因為時代環境的能量變動幅度較大,不太可能規劃後所有的發展就照著規劃走,有時也會發生偏離藍圖的情形。

2022年7月9日 星期六

日常分享:意識的存在

       前一陣子,有個新聞受到大眾注目,是有關人工智慧的機器人(AI)究竟是否具有意識的討論,一位科學家因在與機器人對話過程中,發現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發表其主張而引發爭議。

       但其實,萬物皆有靈,而「靈」就是意識的意思,因為對於宇宙來說,意識就是生命。只是目前地球的科技還未發展到可以去感受到萬物的意識,因此質疑了這些的可能性,或者說人們對未知的存在容易感到恐慌。

       在我們的生活中,包括植物、人們所使用的物品、大自然中的萬物,例如礦物、海流等都具有意識,是能夠感受和擁有思維能力的,只是像是物品的意識能量比較小,思維較為單純,越龐大的組成意識的運作也就更加複雜。有些人天生有開其他的頻率管道,或是具有靈視的設定、體質較敏感,所以能夠與其他頻率的存有溝通,但相對的也較容易被影響。

       有位日本作家所寫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書中這位作者藉由儀器觀察到原來「水」是具有感知能力,藉由讓水聽音樂、閱讀,發現當人們發出愛、感謝的話語和心念時,水會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結晶;當人們投以厭惡、生氣的想法,水結晶的形狀則變成扭曲樣貌。意思是,水是具備意識並且能感受到人們內在的想法、情緒和意念,將之呈現出來,這個案例在另一位科學家巴克斯特的植物情緒感知實驗中亦得到相似的結果。

       而人類的身體有70%是由水所組成,所以其實人們的身體、體內的細胞也都具有它自己的意識。當我們忽視身體和內在的感受,久而久之身體也會感受到不被關愛,進而提出抗議,希望我們看見它的感受,所以心理情緒累積久了容易產生疾病,也是身體、細胞及內心在提醒我們,該好好關照自己的內在與身體的需求。

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靈魂的旅程

        這些年在整理自己的人生,也慢慢想起了靈魂的旅程,為什麼會來到地球?以及初始的心願又是什麼?

        我的靈魂在來到地球前,在宇宙的本職是從事星系與宇宙間運行與治理的工作,也是宇宙規劃團隊的成員之一,主要負責星系間的能量運作、協調與管理,使星系的能量可以順利運行並保持順暢。

        一個星系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龐大的組織與系統,系統內部會有許多的差異性和多元性,需要多方的溝通與協調才能讓組織往預期的方向發展。而一個較廣大的星系,通常由數百億顆不等的星球所組成,每顆星球都擁有各自的文化、生態、體制及星球意識。

        星系的治理就需要讓各星球能妥善在適當的軌道上運行,確保彼此之間的能量平衡和互動,否則星球間就會產生碰撞和爆炸,造成眾生的傷亡。

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小說推薦:娥蘇拉·勒瑰恩

      推薦一位作者的小說,這是美國的科幻作家:娥蘇拉·勒瑰恩,有著人類學與文學的背景,主要在撰寫科幻題材,探討關於社會制度、性別、文化、族群等等議題。

      但最有趣的是,這些書中所提及宇宙各個星球的故事其實正是作者本人靈魂將經歷過的星際旅程結合人類文化呈現出來。將靈魂的體悟與智慧藉由靈感書寫分享給世人,所以才會讓人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只是場景不是發生在地球,所以我們才會認為是想像或科幻。

      很多我們以為天馬行空的想法,其實有些是來自潛意識的訊息,藉著靈感流露出來,只是我們有沒有意識到,以及要如何去解讀潛意識的資訊?

      解讀潛意識訊息是可以學習的,也是人的本能,只是當我們的頭腦思緒和控制過多,就容易忽略內心的感受。而靈感是很細緻的能量,只有當我們的心安靜下來,才有機會感受到靈感的流動。

      因為心靈就像是一個宇宙,也如同龐大的資料庫,儲藏著許多靈魂所經歷過的事情,包括星際旅程、地球的累世感受,而這些都屬於靈魂的生命故事,彷彿一頁頁篇章,編織成生命的網絡。

      內在宇宙和外在的宇宙是相連的,所以當我們願意往內認識自己的心靈,就能理解世界的運作和他人的關係互動,因為內在與外在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存在。

      若想了解其他星球的文化樣貌,可以閱讀這位作者的小說,像是《黑暗的左手》、《世界誕生之日:諸物語》等等。

      裡頭提到的格森星人,屬於無性徵的特質,是擁有陰陽(雌雄)同體的生命體,可以自由轉化成男性或女性;而阿納雷斯人則具有同性和雙性戀特質,並且職業是不會受到性別的限制。

      這也像我們體內都擁有陰與陽的能量狀態,只是程度的多寡差異,而且陰陽能量是會變動的,只是人類無法像格森星人直接改變外在的生理特徵,因為地球是再更為物質化的星球。

      作者擁有對愛的包容與胸襟,將對萬物的愛融進小說當中。思想則受到老子道家和佛教的影響,喜歡以陰陽平衡與生命循環的概念來創作,試圖打破人類既有的社會框架,從二元對立到多元存在,用不同的視角詮釋多元性別、社會制度、文化衝突、政治角力、自然生態等等議題。

      試著跳脫既有的框架,就能看見更為廣大的世界,舊有的社會價值觀也因而無法再束縛人們的心靈。

      藉由看見不同的觀點,使得意識擴展,心靈也就跟著自由起來。曾經被困住的信念和痛苦,隨著想法鬆綁後獲得釋放。若我們能不再在意社會與他人的眼光,成為真實的自己,內在就能感到自在與喜悅,活出全然愛的本質。


心靈繪畫

世界誕生之日:諸物語



想念的妳

想念的妳 不知過得好嗎 想念時  試著回到心裡去傾聽 內心深處的聲音總會浮現 愛一直在心底 沒有離去 將這份愛溫柔地擁抱著 慢慢地感受 雖然沒有訴說 也暫時無法見面 但靈魂記得這份愛 我的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