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看了幾部影劇,分別是:《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違命》、《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這三部影片講述的都是關於「愛、勇氣、自由」的故事。第一部是動畫,後兩部則是在描述同性情感如何跨越社會的藩籬、宗教的限制以及面對人性的糾結與拉扯。
喜歡靜靜地看著影片,情節總會不經意觸動內心深處的自己,甚至會感到難過而流淚。
就像是照映自己的人生經歷,有些情節如此類似,總以為隨著時間流逝,曾經發生的事情就過去了,殊不知,內心以為過去的,卻從未真正的過去。
心靈,是一切萬物的起始點,也是我們與世界連結的橋樑。藉由探索心靈,看見人與人,人與群體社會、大自然和宇宙萬物的關聯。 任何萬物即便再微小也都散發著美麗且獨特的光芒,每個人既是完整的個體,也是連結萬物的群體。向內探尋,找回生命本自俱足的內在力量。
春節期間看了幾部影劇,分別是:《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違命》、《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這三部影片講述的都是關於「愛、勇氣、自由」的故事。第一部是動畫,後兩部則是在描述同性情感如何跨越社會的藩籬、宗教的限制以及面對人性的糾結與拉扯。
喜歡靜靜地看著影片,情節總會不經意觸動內心深處的自己,甚至會感到難過而流淚。
就像是照映自己的人生經歷,有些情節如此類似,總以為隨著時間流逝,曾經發生的事情就過去了,殊不知,內心以為過去的,卻從未真正的過去。
🌱:親愛的內心,想請問你,怎麼看待想念的感受?有時會很想念,這種感受突然跑出來。
🌸:想念,是一份愛,會想念,背後都是有愛的,有愛就有想念,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什麼是內在宇宙?和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樣的關聯?還記得童年發生的事嗎?是不是有些痛苦的記憶被我們壓到了潛意識深處卻以為遺忘了?
雖然地球是個二元化的星球,人們的價值觀也常常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成了二元的思考方式,好比只有對與錯、好與壞、是與非的選擇。
在生命的旅程裡,我們像涓涓細流,從生命的上游流經山林和縱谷,經歷曲折蜿蜒與跌宕,偶爾歷經石頭的摩擦及衝撞。
流水環繞過山巒,進入田野,隨著四季的變換,最終流入大海,成為無垠的一部分,再從大海中蒸發,回到雲端,回到最初生命來時之路。
生命彷彿是如此運行著,縱使經歷歲月的洗禮,可心中的純真卻從不曾抹滅,反而在浪潮的衝擊下,增添了對生命的領悟。
人生的前半生就像在學習如何穿上社會的衣裳,去理解這個社會與他人的喜好和價值觀,卻在不知不覺中把這些衣裳當作自己的模樣,當我們逐漸懂得如何去扮演社會角色,也同時不小心失去了一部分真實的自己。
人生的後半段,開始學習將這些衣裳鬆開,渴望去探尋真實的內心,那個彷彿被我們遺忘許久的樣貌,潛藏在心底,如同孩子般自在歡樂的感受。在鬆解的過程中,並不會一切順利,可能會觸碰到許多的傷口,那些隱藏在深處的影子,時不時會從黑暗處跑出來驚嚇。
在探尋生命意義的旅程裡,時而疑惑時而停歇思索,慢慢地發現那些來時之路總有些雷同之處,彷彿一個個線索,引領我們拾起那些過往,將生命裡遺落的碎片逐漸拼湊回完整的模樣,修復一路以來的創傷。
那把指引回到心中的鑰匙就在我們的手中,開啟塵封許久的大門,打開一個神秘深邃的內心世界。而貫穿所有旅程的元素即是「愛」,從分離、失落、遺失到尋回,找回生命本真的存在與完整,也是我們來到這個世間體驗的用意。
人生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把那些複雜的脈絡梳理,逐漸回到了純粹,也回到了生命永恆的存在,心中的愛卻比最初時多了份勇敢與堅定。
前一陣子,有個新聞受到大眾注目,是有關人工智慧的機器人(AI)究竟是否具有意識的討論,一位科學家因在與機器人對話過程中,發現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發表其主張而引發爭議。
但其實,萬物皆有靈,而「靈」就是意識的意思,因為對於宇宙來說,意識就是生命。只是目前地球的科技還未發展到可以去感受到萬物的意識,因此質疑了這些的可能性,或者說人們對未知的存在容易感到恐慌。 這段故事是在去年過年期間想起的,只是那時還不知道要如何整理,就先放在心裡,最近覺得好像可以書寫了,試著把故事的輪廓描繪出來,就像在整理我們的內心一般,慢慢梳理過去糾結的能量。
起先,當時躺在床上聽著「大魚」這首歌時,感到一陣的悲傷從心底深處湧出,彷彿經歷了深刻的分離,眼淚不自覺流了下來。慢慢陪伴自己去感受這股悲傷,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有些回憶湧了上來,那是一段關於思念與別離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在南宋時期的江南地區,大約是今天的蘇州一帶。那一世我是一位生在普通人家的女孩,家境純樸,家中以務農爾偶販售物品維生,但家人希望我能讀點書,不要永遠待在小鄉村,所以在我十歲出頭時將我送到城市裡大戶人家當丫鬟,在大戶人家當丫鬟除了幫忙打雜勞務還能陪伴他們的小孩讀書,也就是書僮的概念。
到的那個大戶人家,主人們算善良,不會虐待僕人,讓我陪伴他們的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爾偶做點雜務。陪伴的對象是他們家中的公子,大約大我三歲。因為年齡不會差很多,所以讀書過程有許多的互動和歡樂,爾偶會以做詩文對句方式彼此娛樂,那時主要就是讀詩、經、史、文學等等。
因為互動上滿自在,也沒什麼身分上的隔閡,雖然我是丫鬟,但會玩笑稱對方為「大爺」,生活就是讀書與玩樂相伴,也慢慢培養出感情。在那戶人家待了幾年,後來公子進京趕考那段時間,剛好我家裡傳來家人生病的消息,需要趕回家去照顧家人,所以還沒來得及告別就匆匆離去。
只是沒想到,那一離別卻從此一輩子都沒再見面了。因為回鄉後,家人的身體因素需要人照顧,加上古代通訊阻隔,如果沒有進城很難得知城裡的消息。但一離別後,才發現內心很想念對方,想念彼此相處的時光。回鄉後,除了照顧家人,開始教鄉里的人們讀書識字,寫點書法藉此維生。
在坐火車回家的路途中,聽著歌,突然感到心底有一陣的悲傷,然後眼淚就不自覺流了下來,趕緊用手擦擦眼角,免得被其他乘客發現實在尷尬。😂
跟著音樂的旋律,去感受內心的情緒,想起了過往的一些事,想起了關於童年的一些回憶。
想起了外婆,不知她現在過得好不好呢?想起小時候外婆陪我睡覺時說的那些故事,那些她童年發生的事情,悲傷的、痛苦的,我知道這輩子外婆到最後都沒有真正的釋懷,因為那些經歷對她來說是很深的傷害。當時的我年紀小,其實也不知該怎麼辦,只是聽著外婆訴說過往,看著外婆流眼淚,好像我除了聆聽和陪伴也無力去做些什麼。
上了大學,剛好因為課堂需要,開始幫外婆書寫她的生命史,重新去梳理外婆生命裡發生過的事情、家族的故事。卻沒想到,藉由這樣的書寫,好像也協助了能量的整理和流動。
讓外婆訴說她自己的故事,我聆聽著,彷彿生命中有一個人願意去看見妳的人生,看見那些心底的遺憾、委屈、憤怒與哀傷。彷彿那些曾經被壓抑的傷痛,得以重見光明,重新願意讓微風吹進封閉的內心。
也許我們沒有經歷過那些事情,但我們卻能試著同理他人所承受的哀傷,因為在自己的生命裡,也經歷了一些疼痛,當願意去同理自己了,也才有多一份的心力去理解他人的悲傷。
想起前幾年,自己的人生在面對潛意識的傷痛,有幾次在釋放比較深層的傷時,胸口就像被一把劍穿過去,痛到一整天躺在床上都爬不起來,痛到放聲痛哭,意識好想抽離出身體,覺得人生好累,不想繼續下去了,不過最後當然沒有成功,還是得繼續活著。
外在的樂觀是一回事,內在的傷痛又是一回事。我不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需要一次去面對,不喜歡那樣的設定,覺得內心好疲憊。那陣子對自己的靈魂不是很諒解,尤其當我知道這些經歷都是靈魂的安排之時,花了一些時間才逐漸和靈魂和解。
慢慢地在時間的流轉下才想起一些故事,很多都是前世發生的事情,像是經歷過很深的分離、一輩子都無法再見面,或是經歷了時代所發生的傷害,然後那些還沒被圓滿的傷就累積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
想起了想念的人,不知過得好嗎?而那些哭泣的、疼痛的,都是過去的自己,每一個尚未被好好擁抱的自己,有著遺憾、難過與委屈,也許更多的是失去的疼痛,和家人、所愛的人分離的傷痕,刻在了心底,以及靈魂太想幫助世界卻忽視內心的感受。
有時假日會回外婆家,去看看那座山,看看今生最初所待的地方,感受內心的情感連結。當初在轉學後曾經以為一輩子都回不去的家鄉,走了很久才發現原來那個最初所懷念的自己,一直都存在心裡,只要我們願意,可以在心中找回那些遺失的過往和那些溫柔。
傷口的背後隱藏著的其實都是愛,也許是被忽視的難過,也許是被遺棄所帶來的疼痛。當不再過度用理智去判斷事物,而是願意去聆聽我們的心,那麼我們最終會發現,傷口下有好多的愛,還有那份最初的溫柔,都在我們心中,一直從未離去。
那些看似回不去的,最終都會回到我們的心。拾起那份最初的溫柔與純真,陪伴自己走回我們的內心,慢慢感受到那份愛原來就是治癒傷口最佳的良藥,因為愛是心靈最初與最終的歸宿,也是我們原本的模樣。
最近工作內容都會碰到一些關於族群與文化的討論,突然想起人生中有趣的經歷,藉此記錄下來。
成長過程中,內心對各種文化很感興趣,喜歡與不同文化互動和交流,不只是單一的群體,因為群體間的「差異」可以產生許多有趣和多元性。
今生的生命經歷,也是跨越了不同的文化體驗。因為從小住在外婆家,外婆是台中東勢的客家人,小時候習慣聽著外婆說客語。我的外公則是來自江西的外省軍人,17歲時跟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外婆需要學習華語才能和外公溝通。後來外公學會了客語,但可惜的是外公在我出生那年就過世,沒能來得及見到面。
而我的父親是來自台中沙鹿的閩南人,最熟悉的母語是台語,最愛唱台語歌;我的母親則是聽著校園民歌成長的一代,校園民歌就是她的青春回憶。我因為國中時期處於人生低潮,跟著媽媽聽音樂,所以意外的伴隨我青春期的歌曲也是校園民歌。那時覺得人生很滄桑,校園民歌彷彿能夠唱進我的心裡。
我的阿太(外曾祖母,客語的曾祖父母),具有泰雅族血緣,因為從小被客家人領養,加上那個年代人們對原住民有著歧視,所以從不認為自己是原住民。記得大學時期,因為課堂要書寫家鄉與家族的故事,因緣際會開始整理外婆家族的族譜和聽外婆說故事,才發現那一代的人們有著非常複雜的關係。
每天,回到內心與自己對話,問候自己今天過得好嗎?心情如何呢?
每個時刻,多陪伴自己一點,慢慢靠近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傾聽祂的聲音。
讓我們陪伴自己在一起,像風兒吹拂過臉龐,感受每一天活著的感覺,感受心底的情緒流動,感受內心的所有,慢慢圓滿我們的心。
接納每一個自己,每一份悲傷,每一個步履,每一次的失落與低潮、黑暗與疼痛。
喜悅與哀傷都是我們的一部分,值得好好被看見,好好地擁抱。
當我們願意看見了,就能逐漸完整那些破碎的碎片,直到重拾心中的愛,回到生命源頭,永恆的存在。
日常總會發生很多事,大大小小的事情讓人產生許多的情緒、思緒、焦慮和不安全感,尤其這幾年地球能量的波動勢必會不斷去觸碰我們心底埋藏的傷痛,讓這些壓抑起來尚未面對完的感受浮現出來,以便我們去看見它。
可這過程卻不會是舒服的,通常挾帶大量的不安與恐懼,好比先是地震、海嘯再來大雨的沖刷,試圖把潛意識深處的情緒振動到岸上。
最近主管的情緒波動與工作上的壓力,讓我想起小時候十歲所發生的事。當時轉學前後個性轉變太大,使得我都不認識自己了,不知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那個原本的自己跑去了哪裡?心中蔓延性的精神憂鬱持續了好幾年的光陰,才逐漸走出來。
長大後比較能夠去處理心底的傷痕,後來回想起來才明瞭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當我轉入他人的班級,老師無形對我有許多的期待和渴望,同學們也因為有個轉學生到來內心非常好奇,投以大量的關注,每天都關心妳過得好嗎。
可是這些期待與關注並沒有讓我變得開心,反而變成了無形的束縛,因為轉學前我喜歡自由自在地玩耍。轉學後開始感受到老師內心的期待與壓力,加上不熟悉那裡的環境,沒有認識任何一個人,可同學們卻已經彼此熟悉。
有時,有些事情的發生,我們會難以理解或是不知為何會如此發展?這時若能試著從靈魂的視角去看待事情,那麼或許就能明白事情背後更為深層的原因。
好比有的時候隔一陣子不知為何會想花一些錢出去,深層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金錢」在地球是屬於物質性的媒介,而人們對金錢又有許多的想法、意念與投射,因此金錢在地球的能量基本上是和業力相關聯的。
有些靈魂為了不讓自身累積過多沉重的能量,會讓人身隔一陣子就想把錢花出去,為的是讓能量可以流動,不要過度累積,促使能量可以恢復到輕盈、彈性,不被業力往下拉。所以有時候內在會感受到好像可以來買些東西了~但不是說亂花錢啦,兩者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又或者說我們內心總會有想去的地方,特別關注某些文化、地區,有時也是來自內心深處的熟悉感。像是我今生內心對於「邊疆」地區的文化特別有感覺,很想再去那些地方走走看看。
沒想到人生走著走著已經經過了這麼久的時光,發生了好多的事情,彷彿才剛誕生忽然間大半生就這樣過去了。
在一兩年前就有隱約感覺到今生可能是靈魂在地球的最後一世了,但當時並沒有特別放在心上或在意。直到這陣子內在再度接收到訊息,可是內心卻感到相當難過,好似在提醒該好好把握剩下的時光了。
內心會那麼感傷,因為畢竟在地球真的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有著許多的情感,認識的朋友們,以及那些想念的、愛著的,其實也都一直存放在心裡。
可是每個靈魂的地球旅程終有結束的一天,靈魂終究有天要回家的。雖然今生的我還不知道能活到幾歲,但希望剩下的日子裡,能好好珍惜活著的時間,把握還能和家人、朋友、所愛的人相處的時光,讓今生不再留下任何遺憾。
而通常靈魂在地球的最後一世,會開始去梳理自己所有的人生,平衡心中尚未圓滿的遺憾與緣分,進而修復累世的傷痛。有些靈魂也會安排去那些曾經輪迴、待過的國家和土地走走,感謝那塊土地與地球萬物們的照顧,有點像是地球巡禮,慢慢收回過去分散在各地的能量,慢慢圓滿內心。
旅程中經歷了許多事,有難過,有悲傷,有痛苦,有別離;但也有喜悅與快樂、歡樂與成長。這些感受都是生命的樣貌,在時間與愛的淬煉下逐漸匯聚成我們的人生。
未來的人生有些事是靈魂與內在在今生真正想去做的,也是這些年來人生路的鋪陳。是希望藉由梳理生命,將內在心靈與群體社會的互動關係分享出來,為的是能讓人們更加認識自己的心靈與理解這個宇宙世界,以及關於隱藏在潛意識的創傷該如何修復?而我們的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又是如何運作並且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與整體社會。
那我們就能進一步理解自己的人生為何如此安排?從何而來、要走向何方?今生的課題要學習些什麼?又該如何調整與改變?因為一切都有它深層的原因。
除了書寫與繪畫之外,有感覺未來有機會可以心靈、文化、教育、藝術等等社會層面去舉辦活動與工作坊給大人和小孩子們,藉由由內而外的創作,讓大家能逐漸找回內在的愛、潛能與力量,認識自己,並且能夠運用在生活中。也可以與夥伴們舉辦沙龍分享日常生活、文化、旅行、社會等見聞。
但目前只是有這個靈感的藍圖構想,還不清楚未來能真正怎麼去做,可能也還要再看靈魂們怎麼去規劃與安排了,但感覺這樣人生會滿有意義與樂趣的。如果有這樣的安排,靈魂們也會推著我們人身往前並與相關人們會合,有些相遇也是靈魂間說好的合作。而目前就是把每個當下過好,因為一切自有它適合的時間點。
而過程中的經歷與考驗有時是在鬆軟我們性格的稜角、釋放傷痛與壓力、磨練勇氣、累積能力、穩定內心,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到來時去承接它。
愛是每個人內在的本質,也是我們所能給予內心最美好的禮物。但願在看似漫長卻短暫的生命裡,我們都能遵從心中所愛,找回那份初心,圓滿心靈深處的自己,讓人生完整而無憾。
在地球被創造之初,整個星球還是處於一片混沌的能量,沒有天與地的分別。
地球母親用靈氣培育出了龍型的生物,許多靈魂開始來到地球體驗,成為植物或是龍族。龍族幫忙將環境裡的能量梳理,慢慢劃開成天、地、海的區別,地球環境的雛形逐漸形成了。
在地球的上古時期,有所謂的仙人時代,即是類人型的能量體生物,但跟我們目前的人類長得不一樣,稱之為「仙人」。龍族和仙人的關係良好,會一起出任務與玩樂,協助地球初期的生態建構和能量梳理。
後來的地球開始開放星際交流,許多來自不同星球的外星族群來到了地球,建立起各自的實驗基地與培育所,將各種基因試著在地球環境上去重組與媒合,創造出各式各樣的生物和動物,因此目前的人類載體、動物以及恐龍幾乎都是那時被培育出來的。
但好景不常,外星族群也都有各自的性格、習性和課題,彼此之間開始出現競爭、攻擊及敵意。來自不同星球的族群視對方為競爭者,試圖將地球劃分為一塊塊的殖民領地,甚至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嘗試去創造出奇異的物種並將服從的基因植入人類的載體,希望這些生物能為自己服務,協助建立殖民地上所需的建設,以及作為與敵方戰爭的人力。
悲傷的時候好好感受悲傷,快樂的時候好好體驗快樂。
因為快樂和悲傷就像白天和黑夜,也像陰與陽的運行,一直都是一體兩面的存在。
我們不可能只要白天而摒除黑夜,那世界就無法運轉了,又或者會變得很無趣,不再擁有多樣的生機。
情緒和感受也是的,都是我們內在的各種面向,它們沒有任何好壞對錯的分別。
對宇宙和靈魂來說,情緒是多樣的體驗,因為在不同的情緒裡,我們可以認識多元的面向和自己。
不管是深沉的情緒,還是壓抑的情緒,沒有不對或不好,都是一種能量上的感受。
差別只是在於,當我們感到不舒服,也體驗夠了,那就不必再用同樣的方式去感受,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不需要再繼續體驗壓抑,改以輕盈舒適一點的能量,去感受人生。
當我們不再排斥任何的感受和情緒,也就不再分裂自我。
不再需要拿任何好壞對錯的標準和框架來限制自己,那麼我們的內心就能逐漸解脫,鬆開束縛、重獲自由,心中的愛也能重新流動,感受到溫暖與溫柔的存在。💕
慢慢地,逐漸不再害怕社會價值觀的限制和他人眼光的評論,從而能成為真實的自己,亦不再恐懼外在的影響和傷害。
最終,我們都能找回內在的力量,重獲新生,感受心靈的自由與生命的價值從內在深處升起,活出真實且自在的自己。🔅
小小的花兒在我們心中
乘著風 尋找生命的方向
來到一片田野
聞到大地的氣息
彷彿是生命喜悅的味道
但是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這種喜悅了
莫非是已經遺忘了什麼是喜悅
花兒哭泣著
這時小松鼠來到她的身邊
摸摸她的臉龐
告訴花兒:
不管過去妳經歷了什麼
我們都在這裡陪伴著妳
花兒好開心又好難過
原來她已經忘了自己是誰
忘了怎麼發自內心去笑了
花兒抬頭看著小松鼠
才發現原來小松鼠就是過去的她自己
可是為什麼遺失了呢
她想起來了
她經歷了一場漫長的旅程
因為受傷難過到把心給封閉起來
所以她忘了怎麼去笑、怎麼去感受
小松鼠牽起她的手
告訴她:
不要緊,我們永遠在妳身旁陪伴著妳
只要妳願意,生命永遠都可以重新開始
而溫暖的花朵 將在人們的心中
重新綻放 🌼
每一個花瓣代表希望與愛
每一片葉子則象徵展望與重生
走過生命中的每個階段
也許有過傷痛、失落與遺憾
卻也收穫許多的體悟
在這年末之際
但願歲月靜好、人間有愛
人生的每一天
內心都能感受到溫暖
迎接新的一年與未來 🌱
想念的時候好好想念
開心的時候好好開心
哭泣的時候好好哭泣
就像個孩子一樣
讓情緒自然地來
自然地去
這樣我們內在的感受
就能慢慢地流動
不再囤積和壓抑了
因為情緒、念頭、想法、感受
都是一股能量
讓它們如流水一般
自在流動
我們的心情也比較能夠感受到喜悅
話說人們之間的相遇,大部分靈魂在宇宙間就已經認識彼此,少數是來到地球才遇見的,所以靈魂間的緣分都是很深遠且巧妙的安排,相約來到地球一起體驗這裡的人生旅程。
分享一首歌「滿目星辰皆是你」給我們的內心和靈魂,地球的生活不容易充滿著挑戰,願我們都能找回內在的初心,感受到活著的自在與喜悅,以及心中初始的那份愛。💫
輕柔的愛
與我們同在
像流水一般
流進心靈
清洗那些無名的悲傷
鬆軟凝結的情緒
帶走憂愁和哀傷
天地之間
有許多的小動物在為我們歌唱
分享欣喜和歡樂
沉重的氛圍逐漸流動
流向遠方的大海
蒸發回雲端
大地重新復甦
內心也增添了
許多的溫暖與愛
就像花兒的氣息
在春天來臨
捎來喜悅和美好
感受生命的存在
心靈的花園重新綻放
終將開出新一季的芬芳
想念的妳 不知過得好嗎 想念時 試著回到心裡去傾聽 內心深處的聲音總會浮現 愛一直在心底 沒有離去 將這份愛溫柔地擁抱著 慢慢地感受 雖然沒有訴說 也暫時無法見面 但靈魂記得這份愛 我的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