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東南亞政治:神王中心主義 vs 家族統治

*東南亞區域研究中早期以為「家」並不重要。Ties That (un)Bind的作者如何挑戰這樣的想法?請至少舉出兩個實際的例子。


  中早期對東南亞的研究認為「家」並不重要來自於所謂的「神王中心主義」,覺得神王為領導核心,是具有信仰的統治中心。然Ties That (un)Bind的作者提出,看似信仰「神王」,但背後究竟誰是神王?「王」是「神」還是「祖先」?這挑戰了神王中心主義,認為先成為神的並非是王,而是王的父母,其中舉例到像是去參拜「國王廟」,其實是鼓勵老百姓去信仰家族祖先的意識,因為裡頭還包含了許多親人神像,已非單純帝王本身。

      因此,神王中心主義基本上是具有家族連帶感的信仰,且超越界線進入到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從個人到王及家族是有關連性的,神王具世俗性。另外則是對東南亞的奴隸制,也不全然只是作為奴隸看待,其實奴隸較像家臣,是具有恩情回報的關係,主人與家臣與「家」的概念較為相似。

  從「神王」到對於「家」的想像,也影響到今日的東南亞。例如印尼蘇哈托家族企業,雖然被雜誌批露貪了很多錢,但家族成員參選仍獲得支持。又例如印尼首任總統蘇卡諾,在去世後其女兒在競選海報上仍會放上與父親的照片,顯示父親的光環仍深具影響力。

      由此可見,「家族」在東南亞對於力量、神的想像仍舊存在,形成所謂「家族黨」。「神王」是一統治、力量概念,看似神王引起的紛爭,實質上是家族鬥爭,這是Ties That (un)Bind提出對於東南亞王朝,「國」與「家」的關係,「國」並非只是對神王的信仰,背後還存在家族、祖先的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緩慢聆聽自己

好多的壓力 想要讓它流動 不需快 而是慢   慢得能夠感受到心 慢得能夠聆聽自己 慢得能夠享受愛 在每個時刻與自己 在一起  - - - - - 我喜歡這樣的緩慢 而沒有壓力 我喜歡這樣的自在 能夠徜徉 我喜歡這樣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