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里西斯和留尼旺同為非洲大陸東岸的小島,由於當時殖民者在此種植大量甘蔗,蔗園需要大量人力,因此許多移民在18世紀到19世紀中,因契約華工的身分來到這裡,當中多為福建及廣東籍,亦有不少客家人。有些則在19世紀中到20世紀末,為躲避戰亂漂洋過海,原先預計到非洲大陸,卻誤打誤撞來到此地。
早期客家人多在甘蔗園從事勞務,隨著時代變遷,也有部分客家人藉由經商成功,甚至在當地的政治領域取得一定的地位。例如曾憲建即是來自廣東梅縣的客家人,在留尼旺當過市長同時也是國會議員,在他爭取下留尼旺居民得到與法國本土同等的基本權益,並促進中法商業上的合作。
在留尼旺的客家組織方面,有飛豹文體協會和關帝文協會,作為推廣客家文化的信仰中心。關帝文協會至今發展成當地最大的華人社團,計畫蓋新的關帝廟,成為非洲客家人的活動中心。過去某段時間,曾經有九所中文學校,卻因為學生減少逐漸廢校,直到近來中國崛起,中文熱再次帶動中文學校的復甦,改以補習班形式經營。
留尼旺的客家逐漸融入主流,客語流失嚴重,甚至鮮少見到祠堂與堂號,只剩關帝廟可作為客家存在的見證。對於留尼旺的描述,中國的節目較著重於其文化的保存與祖居地的關聯;然而台灣則關注於其文化流失方面,以及後代西化的影響,可見不同的視角對同樣的現象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模里西斯的客家移民亦因糖產業需人力,許多客家移民以契約華工身分來此。大部分客家人契約期滿即回鄉,但也有部分留在當地發展。早期客家人在此多開商店,成為唐人街,隨著經濟發展,客家人在當地商業、金融有不錯表現,並發展旅遊業等產業,其中曾繁興則曾擔任模里西斯的外交官,並出任藝術和文化部部長,推廣中華文化。
仁和會館則是模里西斯較為特別的組織,除了協助當地華人,並藉由購置土地、建關帝廟、中文學堂,維繫客家發展。仁和會館與中國的關係較為密切,「新中國」建立後,要回中國須到此處蓋章表明身分,因此又可將之視為類似「大使館」的意涵。這是此組織與其他會館較為特別的地方,而這與中國改革開放後的新一批移民也多少有所關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