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內在宇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內在宇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藉由畫畫,認識自己

        最近在忙畫展的事,今天佈展完成了。

        畫展起源於去年妹妹預約下台中都會公園藝廊的空間,問我今年11-12月要不要一起展覽,我想說:「好呀,可以試試」,但接著因為時間還遙遠就把這件事擱在了一旁。

        隨著今年11月的時間越來越靠近,才開始意識到要展覽這件事,心想再不畫就完蛋了!

        幾個月前把畫布訂好後,接著這一個月每天下班,扣除去運動的時間,就是「瘋狂的畫畫」,一直畫到晚上10點多準備睡覺才停止。

        在畫畫的過程,發現內在的習性不斷跑出來,比如可以提早規劃、行動的事情,還是會期限快到了,才開始去執行,反而造成自己心裡的壓力,但如果能先分配時間,就不會讓自己被時間追著跑了。

        這週感覺自己的內心一直被一股力量往回拉,胸口感到緊縮和壓迫,雖然和畫展這件事無關,而是以前的慣性能量在釋放,但剛好藉由繪畫,舒展開一些內心糾結和不舒服的感受。

        原來,畫畫是為了讓我們從中認識自己,看見自己仍有的糾結、習性和情緒。繪畫是很好釋放自己內在情緒的方式,運動也是,有時還能藉此看見被壓抑的潛能和特質。

🌟這次的展覽主題是:心靈宇宙

心靈,代表著「內在」;宇宙代表著「外在」。藉由繪畫,呈現出內在的心靈,遇見自己。



展覽主題:心靈宇宙

展覽地點:台中都會公園-中都藝廊




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陰與陽

陰與陽 日與月

如同相生的兩極


因為不同所以吸引

因為靠近逐漸相似


彷彿兩股相異的能量

其實來自同樣的源頭

有著各自獨特的樣貌

卻蘊含共同的本質


在宇宙旅程的體驗裡

相互學習與成長

最終合而為一


回到本初的完整

即為萬物運行之道

亦是宇宙之心

心靈繪畫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探索我們的內在宇宙:潛意識的創傷與轉化

什麼是內在宇宙?和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樣的關聯?還記得童年發生的事嗎?是不是有些痛苦的記憶被我們壓到了潛意識深處卻以為遺忘了?
       每個人的內在都存在著一個宇宙,那裡儲藏著我們所有的生命旅程,就像是靈魂的資料庫,記載著旅程中的點點滴滴,也就是人們所稱的「潛意識」。
       其實身為人類的我們,體內也彷彿是一個宇宙運行。像是身體內有著各種器官,器官、神經、細胞組成系統,就如同星系的運行,器官與器官之間會相互作用,器官功能的好壞也會影響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等的運作。
       沒有任何一個器官是單獨存在,我們和他人、社會、宇宙的關係也是一樣的,每個人、每個靈魂都鑲嵌在社會群體的網絡當中,以及整體的宇宙運行之中。互相連結著、支持著彼此,才能促成這個社會和星球的運行。
       既然我們的內在就像是一個宇宙,也就存在多元且複雜的組成,好比各種累世的情緒感受、今生童年發生過的事情、人生各個階段的經歷,就在我們體內運行著,影響著現今的我們。
       當我們能試著理解自己的內在宇宙,自然而然就能夠去理解與外在他人的關係和能量運作。
       那些我們難以理解的感受,也許是悲傷,也許是傷痛,也許是不願去想起的過往,通通都蘊藏在心靈深處。
       也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去梳理內在的感受,讓內在的宇宙能順利運行。若有些能量堵塞,情緒無法釋放,會讓內在宇宙系統運作起來就像是卡住般,連帶影響到我們日常的情緒波動。
       每天花個時間陪伴自己,靜靜地去聆聽內在的聲音:「為什麼悲傷了呢?」、「為什麼想哭泣?」、「是不是曾經發生了什麼事?」,那些以為遺忘的,原來只是被我們壓到儲藏盒裡,不想去看見曾經歷的傷痛。
       或許因為傷口太痛,所以寧願隱藏起來吧。其實我們的心都知道,不要緊的,那就慢慢來,當心準備好了,再慢慢陪伴自己去看見,逐漸去解開過往的心結和傷痛。
       有些是遺憾,有些是被忽視的疼痛,或者感受到不被愛的傷口,很多是小時候發生的事了,甚至是當我們還是胎兒時(胎兒都是有記憶的),感受到的悲傷。
       回溯潛意識深處的記憶,原來當我還是胎兒時,感受到長輩們期待孩子是個男孩,可是我卻是個女孩,內心感到存在本身被否定的感覺,因此造成心靈的傷痕,使得小時候在不知不覺中下意識想把自己變成陽性的能量,以證明自己的存在是值得被愛的。
       當靈魂在投生前會先做功課,了解投生家族和家庭的課題(好比重男輕女、壓抑的能量),再決定拿捏設定課題的輕重,進而投生體驗。若靈魂準備好體驗這些創傷,投生後人生成長過程就會去經歷這個傷痛,然後在創傷中認識自己,進而學習如何釋放傷痛、療癒內心,隨著傷痛的轉化,靈魂成功解開課題,也一併鬆解了家族的思維與能量。
       雖然長大後明白長輩也是受到社會傳統價值觀的影響,沒有誰對誰錯,但過往潛意識裡的傷痕,還是得一步步去把它解開,學習接納原初的自己,那個身為女孩的自己,學習把自己愛回來。
       存在本身即是愛,沒有任何一個人或是性別需要被批判或否定。或許人們會受到傳統價值觀的影響,人們成長過程中也或多或少產生了許多的傷痕,但長大後的我們,當心裡願意時,仍然可以在內心把那些受傷的自己擁抱回來。
       愛,始終是生命旅程中最不容易的課題,與家人、他人以及和自己的關係皆是如此。關係就像是一面鏡子,照映出內心深處的傷口,卻同時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得以去看見隱藏許久的面貌。
       如同潛藏在內在深處的孩子,我們需要溫柔與同理自己的內心,學習如何去善待、關愛自己,進而才有一份力量再去愛他人。🌸

心靈繪畫:轉化與重生


2022年1月26日 星期三

與天地同在

天地與我們同在

星河也與我們同在

當我們凝望著天

也在凝視內在的心

歲月的哀愁與煩惱

就在這一刻 慢慢地鬆解

天依然是天 我們依舊是我們

愛依然存在 恆久如常

鳥兒帶領我們飛翔

橫跨一切的迷霧與徬徨

海豚引領我們前往

心靈深處的海洋

去看見存在那裡

所有的心底樣貌

那裡擁有所有的過去

所有的一切

以及我們所有的愛 💗


心靈繪畫



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

感受情緒的變化

悲傷的時候好好感受悲傷,快樂的時候好好體驗快樂。


因為快樂和悲傷就像白天和黑夜,也像陰與陽的運行,一直都是一體兩面的存在。


我們不可能只要白天而摒除黑夜,那世界就無法運轉了,又或者會變得很無趣,不再擁有多樣的生機。


情緒和感受也是的,都是我們內在的各種面向,它們沒有任何好壞對錯的分別。


對宇宙和靈魂來說,情緒是多樣的體驗,因為在不同的情緒裡,我們可以認識多元的面向和自己。


不管是深沉的情緒,還是壓抑的情緒,沒有不對或不好,都是一種能量上的感受。


差別只是在於,當我們感到不舒服,也體驗夠了,那就不必再用同樣的方式去感受,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不需要再繼續體驗壓抑,改以輕盈舒適一點的能量,去感受人生。


當我們不再排斥任何的感受和情緒,也就不再分裂自我。


不再需要拿任何好壞對錯的標準和框架來限制自己,那麼我們的內心就能逐漸解脫,鬆開束縛、重獲自由,心中的愛也能重新流動,感受到溫暖與溫柔的存在。💕


慢慢地,逐漸不再害怕社會價值觀的限制和他人眼光的評論,從而能成為真實的自己,亦不再恐懼外在的影響和傷害。


最終,我們都能找回內在的力量,重獲新生,感受心靈的自由與生命的價值從內在深處升起,活出真實且自在的自己。🔅

心靈繪畫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黑暗與恐懼

        恐懼是我的一部分,不安也是我的一部分;焦慮是我的一部分,難過也是我的一部分。就像白天和黑夜,如果沒有黑夜這地球就不完整了。

        以前的我害怕黑暗,恐懼不安、害怕未知、擔憂人類的習性,可是當我排除這些時,我就隔除了一部分的自己。這樣的我不是完整的,因為排斥了自己,內在反而感到痛苦。

        以前的我追求完美,害怕看見不完美的自己,害怕缺陷和失去,害怕爆炸和失控,因為失控會讓我失去掌握,感到沒有安全感。

       慢慢地,我願意回到我的心,與這些黑暗面在一起,慢慢地我不去排斥他們,成為黑暗的一部分。感受到原來黑暗並不可怕,黑暗只是光明的投影,它讓我看見自己的另一面,去感受那些被忽視的模樣。

        我逐漸回到了內心,與黑暗在一起,只是單純在一起,我們慢慢整合,不再排斥彼此。

        黑暗不再使人恐懼,成為人生美麗的倒影,融合回到了整體,而我們也因此擁抱了自己。


心靈繪畫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寧靜之地

        每日,總有許多的念頭與情緒來來去去,有時早上的一件事讓我們陷入低潮,午後一個轉折讓人欣喜,夜晚的來臨內心又染上憂鬱色彩。心情總在跌宕之間來回擺動,而或許每個人的人生都差不多如此。

        有時在想,人要如何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不隨外物而起伏波動?

        慢慢地去感受著,感受著外在世界的變化,感受著內心的流動。像是撥開一層又一層的迷霧,渴望探尋生命的真相,尋找那片寧靜之地。

        走過幽暗的森林,那裡潛藏著連我們都難以察覺的事物。像是深層的情緒、信念,連結著過往的經歷,如水草般在潛意識遊蕩,在不注意之時跑出來嚇我們,使人恐懼、焦慮、疼痛、憂傷,伴隨著許多的感受突襲而來令人難以招架。

        穿越黑暗風暴的幽徑,往內心更深處走去,突然之間像掉入了一個神秘的境地。那裡沒有喧嘩的聲音,沒有任何的煩憂,只有純然的安寧。很安靜很柔和地存在著,就像颱風眼般的風平浪靜。

        原來,那片寧靜之地始終存在我們內心深處,在最深的中心。只是太難發現了,也好難回到那個地方,彷彿是靈魂最初誕生的境地,很平靜讓人安心。原來只要回到內心就能到達的那片田地,可它卻從沒告訴我們究竟身在何方。 

        但願在婆娑世界行走的我們,不論身處黑暗或風暴之中,終究能找到內心的平靜之地。而或許,那就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吧,也是內心嚮往回去的心靈故鄉。🔅


心靈繪畫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心靈種子

將一顆種子放入我們的心靈

細心地為她澆澆水

每日關心與感受她的生長


也許人生中會經歷許多事

帶來不少憂愁與感傷

但同樣的也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奇和美好


就像一份生命的禮物

讓我們學習珍惜與溫柔

學會同理善待自己與他人


在歲月時光中

這顆種子將慢慢地成長

長成生命的大樹

有著每個人自己的樣貌


有時,我們會感到擔憂和害怕

覺得怎麼長得這麼慢呀

這麼久了都還沒開花結果


可是宇宙告訴我們

凡事都需要時間

沒有任何事情是瞬間而成

因為這裡是物質世界

就像鐘乳石也是累積了這麼久才逐漸形成


我們需要的只是耐心

去等待這顆種子發芽🌱

她自然會成為不可思議的模樣

充滿我們的生命

帶來無限的生機與祝福


或許就讓我們耐心地等候吧

過好每個當下

當時機成熟時

一切自然會知曉

而人生的藍圖也將慢慢為我們開展

譜出生命的樂章🍀


心靈繪畫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靈魂的存在與性別

      靈魂是以能量體的方式存在,位於另一個空間(維度),所以人類的肉眼看不見(振動頻率的差別),有些人可以感受到不同頻道所以能夠看到其他維度的眾生,就如同輻射線我們看不見卻真實存在。

      又好比現代人們拿著智慧型手機跑到古代,跟古代人說你想知道什麼我幫你google一下~能夠跟不同維度的眾生溝通的人就像是多了個跨頻道溝通的工具(一般也是靈魂自己設定的,不過很多本靈覺得很麻煩不會這樣設定,因為心性若不穩很容易被無形眾生干擾,造成人身能量場失衡)。

      但靈魂會與我們人身的能量場連結,一部分的能量會駐紮在心輪(心臟附近),與我們同步感受人生的情緒與感受。晚上熟睡時,靈魂(本靈)會回歸身體,與我們整合,梳理一整天的感受和情緒。

      基本上靈魂都是中性的,只是差在能量偏向陰性還是陽性。而陰陽能量也是變動的,就像是彩虹光譜,不是一條線的二元化分。比如我的靈魂能量目前是中偏陽性,但若遇到更陽性的靈魂,那對對方來說我就變成比他陰性的存在。

      而靈魂也會希望去體驗不同的能量變化,學習平衡陰陽能量。所以可能好幾世都選擇當男性,能量過於偏向陽性,所以再安排幾世體驗當女性,學習陰性柔軟的特質,去平衡陽剛之氣。

      當然這些的安排和規劃也都看各自靈魂的個性和喜好了,靈魂的個性百百種(跟人類一樣XD),有些靈魂就是喜歡只偏好某一種能量也是有的。宇宙不會干涉靈魂的體驗與學習,只會提出建議與適時督導,選擇權都還是在自己的身上。

      只是地球這顆星球有輪迴機制和業力法則(每個星球都有各自的生態體制和規則設計)。所以在安排每一世的規劃時,靈魂也會同時考量未完成的課題和需要平衡的正負能量(業力、習性),再決定如何安排人身的性格、特質、性別、家庭、相遇的人們、發生的事件。

      而業力的意思是能量累積的流動,只是有正負的差異(流向不同),當意識信念累積起來,就會成為性格模式,產生感受和情緒,再來變成習性,意即慣性行為。一旦習性累積流動的方向與他人意識認知不同,就形成逆差。加上地球的重力、速度與時間作用可能帶來外在的反彈與衝擊,即形成人類所定義的因果和業力。

      但對宇宙來說任何事情是沒有真正的好壞對錯與善惡分別,一切都是能量體驗,只是在於價值觀(意識)的認知差異。比如某個社會定義什麼是好壞對錯,但在另一個社會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定義,價值觀的不同使得看出去的視角產生落差。

     然而價值觀既然是被塑造的,那麼也就可以變化和改變,沒有什麼事物是永遠固定,外在隨時在變動如同一件衣裳,但靈魂則是不滅的。因此我們可說生命是永恆的,而生命的本質是「愛」,也是人們所稱的「神性」與「佛性」,恆久如常的存在每個萬物之心。


心靈繪畫


個體與集體潛意識

       個體潛意識存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儲藏從靈魂之初體驗的所有經驗與感受。而集體潛意識則包含所有個體的內在信念和意識集合。

       當我們了解自己的潛意識運作,那麼就能理解自己的思維與性格模式(習性)、人生事件為何如此發生?和靈魂為何做如此安排?

       集體潛意識則是個體的集合,由個體延伸至群體。當我們理解個體的運作,就能進一步認識群體社會的運作以及宇宙的運行。好比疫情的發生,是集體潛意識背後什麼樣的推動力促使發生?它之所以發生的意義(原因)是什麼?要推動什麼樣的地球人類體驗與變革?並帶來哪些學習與成長?而宇宙或地球意識為何要做如此的安排?

       內在與外在,個體與群體(整體)都是息息相關,個體包含在整體之內,而個體與其他個體的集合又成為另一個整體。就像台灣這塊土地,她是一個個體,同時也成為一個整體(許多個體的集合),每個人、每個國家、星球亦如是。

       當我們理解了自己的內在,就能理解外在的變化;當我們試著去探索個體潛意識的運作,也就能看懂集體潛意識的運行。有些我們人生困住的課題,因為意識觀點得以擴展,限制性信念重新梳理,痛苦的感受也就跟著鬆開了。


心靈繪畫


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

心靈繪畫:生命網絡


在生命裡編織,

將生活中的一景一物,所有經歷的人事物連結起來,

就像一個小點、一條細線,慢慢地牽引,編織成生命的網絡。


有時甜,有時酸,有時苦澀,如同品味一杯陳年老酒,

擁有不同的層次和味道,帶點甘甜般品嚐人生滋味。

Lamoyun

#人生滋味 #內心點滴 #內在宇宙 #心靈宇宙

心靈繪畫:生命網絡

想念的妳

想念的妳 不知過得好嗎 想念時  試著回到心裡去傾聽 內心深處的聲音總會浮現 愛一直在心底 沒有離去 將這份愛溫柔地擁抱著 慢慢地感受 雖然沒有訴說 也暫時無法見面 但靈魂記得這份愛 我的心也是